2007年7月15日,一汽自主研发的第六代重型卡车——世界级解放J6下线投放市场。
为什么要把J6称为世界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把J6与世界级卡车做个简单的对比。解放J6的整车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耐久性、重量利用系数等,都接近或达到了欧美、日本同类车的水平,符合公路法及交通部有关规定和我国有关强制性的标准,也符合当前欧共体的有关指令,其设计目标成本定位只有欧洲同类车的55%左右。
J6上市标志着一汽卡车产品结构的调整基本完成,由中型、准重型走向重型化的新时代。它也标志着一汽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实力的卡车自主研发体系的形成,与解放品牌向世界级品牌迈进的开始。
“2001年我们决定干J6的时候,当时解放的市场份额是38%,这个规模足够支撑我们自己干下去。去年中国卡车市场规模达到了60万辆,这样的规模能够支撑4~5家有实力的卡车厂,解放J6从当初规划到今天下线,其实已经干了6年时间。”一汽掌门人竺延风告诉《财经时报》。
从2001年开始,解放制订了全面的发展规划,从解放第三代(J3)、第四代(J4)、第五代(J5)到第六代(J6)。J6是个爆发点,是由J3、J4、J5一代一代积累下来。为了开发制造新一代解放,一汽集团制订了“1233”战略,它是一汽解放“十五”期间的实施重点。这个战略包括一个具备国际技术实力的产品研发中心,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采购和营销体系,以及具有国际水平的发动机、车桥、变速箱三大总成核心资源,此外,世界一流水平的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制造工艺,也是一汽解放战略投资的重点。
按照这个战略,一汽集团对一汽解放的整个生产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改造,打造了全新卡车基地,为实现“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战略目标,资源重点向技术中心、采购和营销网络倾斜。
在J6的开发中实施同时工程。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生产准备、采购、销售准备同时进行。并且实施同步工程,整车与驾驶室、发动机、前后桥等部分总成的开发同步进行。
解放垂直转产以后,由于观念上的改进、效益大增,前来谈判合资合作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发祥之地,它承载了更多的意义,但也背上沉重的包袱。
竺延风说,大家都知道一汽过去和奔驰谈过重卡的合资,但是没有谈成。当时奔驰为了谈成,承诺了很多的条件,甚至包括解决老国企负担,一汽管理层知道这是最难的,现在国企负担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正是那个时候,一汽集团把其态度概括为“红旗不倒、解放不放”的历史口号。不放就意味着自力更生,但是一汽集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不放也意味着要顶住压力、耐住寂寞。
竺延风还说,如果谈成了,在10年以内来看,合资能够帮一汽解决目前存在的很多问题,但就长远发展来看,走自主之路,解放才有生命力。一汽敢于说不的原因首先是,全球年产60万的卡车企业没有几个,这可以说正是一汽的机会。其次,解放卡车和奔驰、VOLVO这些重卡巨头相比,虽然在产品上、技术上有差距,但是一汽的产品更适应中国市场。
一汽提出“永远要比市场快一步”,只要一汽能够快出这一步,一汽的产品就会既适应市场,又有领先性,会得到中国用户的认可。
此外,解放还有很多优秀的配套企业,一汽应该给这些企业发展的机会。如果合资,这些企业就可能丧失这个机会,如果自主发展,他们就能够跟随解放共同成长,这既能扶持配套企业,又体现了一汽这样的大型国企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汽集团之所以在国际合作领域有重要的发言权和重要位置,就是因为长期积累了卡车制造经验和较强的中重型卡车生产制造体系。因此,把“解放”品牌做强、做大,对一汽集团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竺延风强调,自主创新是历史赋予给一汽的责任,一汽之所以有做自主的底气,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有可以做自主的平台,卡车是用解放这个平台来实现的。所以,解放J6是一汽花费巨大精力着力打造的“世界车”。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