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跨界营销:车市淡季的一针鸡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15:58  新闻晚报

  经过了2006年国内车市的井喷,进入2007年,包括众多财大气粗的合资品牌在内的众多汽车厂商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有了去年几乎每天一辆的新车上市速度,今年厂商们逐渐发现,无论他们在前期如何造势,也无法让已经视觉疲劳的消费者再感冒了。市场在呼唤车市营销的新花样儿,特别是在生意清淡的夏季,车市需要想办法至少留住些热度。而跨界营销似乎是个不错的手段。

  跨界营销走出豪车专利时代

  跨界营销早已被公认为一种互补型的有效营销策略而被许多行业广泛运用,最为典型的就是如今的体育和娱乐行业,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分辨两个在过去截然不同的行业之间的明确分野了。而两者之间的互动,确乎如一针非常提神的鸡血,大大加速了双方市场的提升。

  而在汽车界,这种营销模式却仍然不算普及,过去的许多年里,似乎只有豪华品牌和奢侈品之间才有联姻的可能,比如奔驰和阿玛尼,比如凯迪拉克和Zegna,再比如宝马MINI和PUMA。而大众型的汽车产品似乎与其他产品之间缺乏有说服力的联系,而且,汽车产品似乎不与奢侈消费嫁娶,就显得特别跌份儿。因此,一直以来跨界营销策略在汽车界的应用止于高端。

  这种状况在这个夏日似乎得到了改变,随着crossover概念在汽车技术上的走红,作为营销手段的crossover,也开始走进急于出新的产商们的视野。不仅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依然保持了对跨界营销的兴趣,让我们欣喜的是,一些非豪华品牌也终于开始尝试跨过多年谨受的疆界,开始到其他领域寻求有效的营销合作。东风雪铁龙C2和意大利知名运动品牌kappa之间的大型城市巡演活动“shineme”就是其中的代表。在热力四射的季节,走10大热力四射的都市,双方的市场指向十分明确。在这个炎热的夏季,跨界似乎成了一针令人兴奋的鸡血,让原本“怕热”的车市充满了活力。

  1加1大于2

  跨界营销的目的在于把两个本不相关但是目标客户相近的行业或产品捏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促进双方产品关注度和产品内涵的提升,而这种增长通常并不仅仅是平台影响力和营销业绩的简单叠加,成功的跨界营销往往会产生1加1大于2的奇效。

  拿东风雪铁龙C2和kappa之间的活动为例。

  C2和kappa合作的基础是双方拥有相似的目标客户群,即时尚、动感、个性、收入中等的都市青年人群。同时由于双方目前在各自的产品市场上均难称强势,因此拥有着相似的目标人群的两家,在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两个群体中既有交叉又有比较大的补充性。

  通过合作,C2可以更加鲜明地向市场传达自身动感、时尚,追求自由、个性的产品内涵,同时还能带给市场其产品代表着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暗示。而kappa则可以藉此建立起自身品牌与都市时尚汽车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给市场以品牌升级的暗示。同时双方的合作建立起的视觉关联,能让双方受关注的程度成几何级上升。在注意力经济主导的今天,这显然是让人心动的营销效果。

  不赚销量也赚人气

  如前文所述,跨界营销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取得销量上的提升,而是通过合作丰富产品或品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跨界营销玩的就是文化。其诀窍就在于选择与自身相匹配又对自身有提升作用的产品,将其已经确立的市场人气和品牌内蕴转移到自己身上。比如C2,通过联手kappa,就是想要将其炫、酷、动感的市场印象嫁接过来。同时,在夏季举办此次活动,能嫁接过来的还有暴高的人气。

  夏季是汽车市场的淡季,在这个季节,汽车厂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吸引市场的注意力十分困难。而夏季是时尚运动品牌的旺季,运动产品特别是运动服装的消费需求非常旺盛。在这个时候将两者加以联系,不失为一种借光的好策略。作为运动品牌的产品的kappa,其产品的高接触度、渠道的高密集度,正是C2所需要的东西。

  很难讲一招跨界营销能让C2实现反淡季的热卖,但是至少,在这个淡季里,随着kappa模特们的舞动,C2的形象并没有被夏季的热浪所淹没,而是以炫色、积极、自信的形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这种人气的积累或许在不久后到来的旺季中就会发挥出作用。

  目前汽车界跨界营销的主要形式还是单个企业或者单个品牌乃至单个产品与独自寻求对味的产品进行联动,而主要对象也集中在服装、时尚产品、奢侈品和影视产品领域。由于不同产品针对的目标人群有较大差异,真正如体育和娱乐那样的全行业性的跨界营销并未形成,相信这种方兴未艾的汽车营销模式会继续得以发展完善。在常规营销手段已经不再新鲜的情况下,跨界营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或许能为车市抓住一些眼球。 作者: □文江一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