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油不配 恶性循环何时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00:2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推广高标号清洁燃油,不仅能使车辆排放更加清洁,还能让对燃油品质要求苛刻的高效内燃机得以普及,从而大幅节约车用燃油消耗。

  7月1日,国Ⅲ标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然而,直到29个月后,满足国Ⅲ标准的清洁汽油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车油不配,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机动车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障碍——

  国家环保总局6月29日宣布,相当于欧Ⅲ排放标准的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第三阶段限值(以下简称国Ⅲ标准),今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

  然而,在近日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成立大会上,石油化工行业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曹湘洪透露:“到2009年12月31日,将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满足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这意味着在大多数地区,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车还要用29个月的国Ⅱ汽油。

  而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原定计划,2010年将在全国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如果真像曹湘洪所说,2009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才能用上国Ⅲ油,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车油标准不匹配的尴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油品先行”为何实现不了

  其实,车油不配的尴尬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2003年1月1日,北京开始实施国Ⅱ排放标准,而直到2004年10月,北京符合国Ⅱ标准的汽油、柴油才全面销售,时间整整晚了22个月。

  2004年7月1日,全国实施国Ⅱ排放标准,然而等全国都用上国Ⅱ油,已是2005年7月。达标车与达标油之间的时间差又是整整一年。

  这次全国实施国Ⅲ标准,车油不匹配时间将达到近30个月!

  据了解,国外的普遍情况是“油到车到”。

  2004年欧盟规定的柴油硫含量为不大于350ppm,这一与欧Ⅲ标准相匹配的燃油标准比欧Ⅲ排放标准的实施提前了一年。

  在日本,法规要求2007年起供应欧Ⅳ柴油、2008年起供应欧Ⅳ汽油,但在市场上,石油供应商将提供欧Ⅳ燃油的时间主动提前到2005年。

  为什么在国际上被认同的“油品先行”理念,在中国就行不通呢?

  有观点认为石油石化系统作为垄断行业,拥有对消费者说“不”的特权。但接触过石化行业的汽车业内人士却认为,石化行业有汽车行业所不了解的思路和步调。

  石化行业的专家认为,油品升级需要时间,尤其是从国Ⅱ升到国Ⅲ,更需要时间。原四部委机械用新油品评定仪器设备专业组执行秘书王良驹解释:“生产燃油,中国一直采用添加抗硫添加剂的办法,但国际经验表明,采用这一技术路线无法生产出相当于欧Ⅲ标准的燃油。因此,石油石化系统需要改变技术路线,增加脱硫设备,投入的资金需200亿—300亿元,而时间需要3年。”

  石化行业的另一个理由是,以现在的采矿和冶炼技术水平,生产国Ⅲ燃油虽然能够提高城市空气的清洁度,但其代价是生产同等数量的燃油需要更多原油,而采矿耗能带来的污染远远超过在城市里减排的污染。

  汽车企业一度不知所措

  由于车油不配,国Ⅲ标准能否按期实施曾是个变数,这让汽车企业在国Ⅱ标准车辆“大限”来临前,一度有些不知所措。

  原因很简单,企业担心政策变化使自己的投入最终“打了水漂”,因为不少企业有过类似经历。

  2004年8月31日,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在此前所发的文件,这一天是最大总质量大于3.5吨、排放达国Ⅰ标准的商用车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最后期限。虽然不少汽车生产企业对此反应强烈,但还是在此之前做了国Ⅱ车的生产准备,并逐步将国Ⅰ车停产。然而,当执行大限来临时,因为顾及到治理超载和国家宏观调控给企业销售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提出缓期执行禁止不达标车辆销售的“斩首令”。

  3天后,也就是2004年9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出了编号为“环函2004300号”的文件,正式明确不达国Ⅱ标准车辆的最后销售期限推迟至2005年1月1日。

  从8月31日至9月2日,国Ⅰ标准经历了由死到生的“神奇”过程。但是这种生死的折磨却使“老实”的企业付出了牺牲市场和支付高昂产品转换成本的沉重代价。当时东风商用车公司市场部的人士说,国Ⅰ车比国Ⅱ车具有价格优势,由于按照原先的规定停产了国Ⅰ车,东风在那段时间失去了很多客户和市场机会。

  吃一堑,长一智。7月1日前,不少企业怀揣复杂的心情通过各种途径在打听、判断:国Ⅱ排放的轻型车到底什么时候不能在全国销售?这个答案对企业太重要了,因为这将涉及到企业的生产、配套、销售计划,涉及到库存和市场份额的占有。

  “现在这种混乱的状况,已经让我们很苦恼了:到底要不要全部按国Ⅲ标准排产,要不要处理掉库存呢?”6月下旬,一位商用车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要是全国都实施国Ⅲ标准的话,企业原有的生产线都要进行技术升级,不少设备要更换,费用非常高;原有的国Ⅱ库存车都得消化掉。“但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并不知道到底会不会从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国Ⅲ。”

  车油不匹配对企业来说,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危害:消费者可能因为使用环节中的问题怪罪厂家,并要求厂家承担责任。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轻卡所所长赵淑英和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总监闵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国Ⅲ车‘喝’国Ⅱ油肯定是达不到预想的环保效果,消费者却要多花不少钱。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一长他们肯定不乐意。到时候,汽车企业不仅销量受到影响,如果造成车辆故障,还可能承担‘额外’的责任。”

  国Ⅲ可否分步实施

  面对车油不配的矛盾,业内人士曾建议,实行“先中心城市,逐步扩大区域,油到车到,最终覆盖全国”的方针。但国家环保总局却表示:“国家环保总局是标准的制定单位,国Ⅲ排放标准不是哪一个部门想推迟就能推迟的。”

  那么,国Ⅲ车加国Ⅱ油后究竟会有什么后果呢?天津市河东区的汽研中心汽车排放试验室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早在2004年上半年,他们就进行了低排放车辆与中国燃油适配性研究。

  试验的结论是:在车况良好的前提下,国Ⅲ车加国Ⅱ油绝大多数车型的排放基本满足排放限值,但劣化的速度和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要明显高于同等情况下加国Ⅲ油的试验车。“而且还有少部分试验车型的排放不能满足限值。”他补充说。

  一位长期研究油品和汽车之间关系的工程师说:“国Ⅱ油的硫含量是500ppm,国Ⅲ油的硫含量是150ppm,国Ⅲ车使用国Ⅲ油,相对于使用国Ⅱ油,对车辆后处理系统的耐久性更有益,后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延长。”

  虽然存在种种疑问,环保部门对国Ⅱ油加到国Ⅲ车上的状况一直“充满信心”。国家环保总局一位参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工作的人士曾表示:“无论这项试验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实施国Ⅲ的进程。国家环保总局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然而,严格执行国Ⅲ标准的含义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从全局、国家、产业、消费者等几方面利益考虑。现在全国的油品还没有达到国Ⅲ标准,如果不顾现实条件、产业的差距、消费者的权益而非要执行,这是违背初衷的。

  业内人士表示,从石化部门的角度看,现在在全国大范围内全面供应国Ⅲ油,确实还存在很多客观的困难。鉴于实际情况,是否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域、分阶段提供国Ⅲ油,同时在这些区域实施国Ⅲ排放标准?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6月29日正式宣布按原计划实施国Ⅲ排放标准,让这种设想落了空。

  李茜仪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环保法规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