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晨回应ADAC碰撞门 将在ADAC协助下提升安全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 08:43  新京报

  华晨汽车方面于上周对中华尊驰轿车在ADAC碰撞测试中得到一星评价一事做出了官方解释。上周,该公司在发给本报记者的一份名为《情况说明》的书面文件中提出自己的三个观点。

  德国媒体是恶意炒作

  华晨方面认为“一、中华轿车在数月前已获得NCAP测试两星评定,此次测试与前次测试的各项数据基本一致,由于评估标准不同造成星级评定差异;二、中华轿车正在加快推进产品改进工作,目前已同ADAC合作推进改良方案且已处于实施阶段,预计在一年内将达到欧洲NCAP测试三星标准;三、针对某些德国媒体的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意炒作,作为中国民族企业,我们深表遗憾。”

  华晨汽车公关处负责人景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华尊驰此前已经在德国接受过NCAP测试,并且获得了两星评价,对于此次一星碰撞结果,他们也感到很意外。景瑶表示,华晨汽车方面正着手对尊驰的安全性能做出改进,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还要在欧洲进行两次碰撞测试,力争逐步将碰撞结果提高到三星标准。

  华晨方面还在发给记者的另一份书面材料中表达了该公司对此事的一些看法。在这份材料中,华晨汽车方面强调:,“任何车到欧洲市场都需要经历一个阶段,正像所有开拓欧洲市场的日韩等亚洲车一样,此次碰撞是出口进程中的必经之路。虽然在出口之路上会有些曲折,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我们和HSO公司签署协议时,我们就已经针对德国市场现状制定了详细的改进方案,并逐步实施。华晨、HSO公司和ADAC俱乐部已经就此事达成初步合作事宜,我们将在ADAC的协助下大幅提升尊驰的安全性能。”

  海外销售不受影响

  景瑶还表示,中华尊驰在德国的市场并未受到碰撞影响,除了在德国市场销售外,作为进军欧洲市场的一部分,中华轿车还在不久前进入比利时市场销售。

  “中华尊驰现在在德国每天能卖出10辆左右。”景瑶称。而此前HSO表示在德国市场,尊驰车型三个月累计售出350辆,平均每天销售不到4辆。对此景瑶解释,中华尊驰在德国的销量正处于增势。

  此外华晨汽车方面还对外宣称,中华轿车进入北美市场的计划也未受影响。该公司表示:“华晨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前,中华轿车正在美国进行相关测试,美国方面在了解该事件后,更加快了与我们合作的步伐,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快进入美国市场。”本报记者 陆原

  -相关新闻

  华晨德国遭遇安全指责

  德国媒体普遍对华晨投不信任票

  德国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碰撞实验室中,涂装了橙黄色油漆的中华BS6(即中华尊驰)以64km/h的速度进行了来到德国的第三次碰撞实验。

  6月21日,ADAC将碰撞结果和这段视频搬到官方网站上,并附以结论:驾驶员死亡、副驾驶重伤。“根据NCAP的标准尊驰只能获得一星。

  随即德国著名汽车杂志《AutoBild》以“来自中国的废铁”为标题发表文章。ADAC在采访中表示:“中华距离NCAP5星标准的距离就像柏林墙与长城的距离那么远。”

  无准备之仗

  ADAC是Euro-NCAP碰撞测试组织的主要参与机构,用于碰撞的两辆BS6正是德国市场上售出的前两辆车。

  HSO总经理汉斯-乌尔里希-萨克斯对媒体承认:“这是一个无法令人满意的结果,华晨将加快改善车辆安全性。”他承诺将在7月份交给ADAC一辆完成改进的样车进行实验。

  按照萨克斯所提供的数据,第一批进口到欧洲的500辆BS6已经售出350辆,这350辆车居然是在安全性上尚未完善的车。面对媒体的讨伐,萨克斯表示:“如果希望换车,进口商将提供帮助。”至于剩下的150辆BS6,萨克斯的打算是继续将它们卖出去。

  在拥有完善第三方碰撞测评体系的欧洲市场上,满足欧盟法规要求只能说明产品是合法的,而不能说明它是安全的。因此消费者并不会在意法规的标准,他们对产品安全性的认知更多的来自NCAP碰撞测试。

  ADAC所采用的NCAP标准使用64km/h进行偏置碰撞,只比欧盟法规高出8km/h,却完全可以导致迥异的结果。因此在按照法规的测试中尊驰表现尚可,而NCAP标准下安全性的缺失无从隐藏。“藐视安全性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AutoBild文章指出。

  扑朔迷离的HSO

  在欧洲一直站在最前面发言的并不是华晨自己,而是其在欧洲的代理商HSO.这家被描述为“欧洲大型知名物流公司HSO汽车贸易公司”的企业目前并不具有自己的销售网络。所以萨克斯采取被称为Shop-in-Shop的方式是指中华轿车将在其他品牌的展厅中开辟出一块位置来展示车辆。而近乎白手起家的销售网络在短短三个月中卖出350辆车。

  在没有销售服务体系的准备、没有安全性和质量保障的情况下,把一个新兴的品牌交给萨克斯来经营,华晨的做法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本报特约记者 崔卓佳 德国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