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与世界的碰撞 大宗国产品牌全球化(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 10:25  经济观察报

  “欧美标准”植入

  大多数碰撞试验都是在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做的,这家检测中心现在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同济大学、上海市技监局和上海工业投资公司的合作企业,投资额为7.2亿人民币,在国外认证公司的劝说下,他们购买了欧洲最昂贵的标准碰撞实验设备——可能是国内最先进的,专为那些想出口欧美的本土企业准备。

  那些用做固定壁障物的蜂窝铝每块的价格都要上万,而两辆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标准系壁障车架子价值高达四五十万元,只能从欧洲特定的公司进口,检测的结果才会被认可。“别看它样子简陋,其中的重心分布、阻尼都是有严格标准的,你做一个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撞的结果人家不认。”中心主任冯鸣树说。

  英国权威认证机构VCA对旗云做的认证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在碰撞实验场的墙边有很多辆盖着罩子的实验过的车子,都是奇瑞品牌的新车型。现在看来,奇瑞需要再做一次测试了——用NCAP的速度,而上次他们是按欧洲准入的标准56公里/小时做的,在福特专攻了9年碰撞的顾镭说,路上发生的绝大多数碰撞事故基本上都是在这个速度以下发生的——但现在他们恐怕要像日本公司那样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应试能力,而非路面实际安全性上了。

  英国的VCA最近很忙,他们刚刚为南汽名爵的焊装、涂装线和所有供应商进行完认证。不过无论是VCA还是TUV,都不会因为旗云在俄罗斯和华晨在德国遭遇的碰撞门给自己带来信任危机,他们看到,这反而会让中国的厂商加大力度宣传他们的测试结果,并与之进一步合作,提高碰撞中的得分。

  而活跃在上海滩上热心地将欧洲最高标准引入中国的人还有很多,上海梅赛德斯奔驰车辆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王国忠对于华晨汽车为出口欧洲制作的广告大摇其头,他拿出一张日本车的广告,“你看,人家的车上挂了德国牌照,背景就是海德堡的著名景点,而我们呢?白牌和电脑制作的背景,一看就没有欧洲气息。中国企业出口要有一个国家的整体战略,不能再让企业单打独斗了,是时候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共同维护和培养中国汽车的原产地形象了。”

  从尾气排放、行人保护设计,到报废车处理,欧洲形形色色的公司有很多好的方案拿给中国厂家去从体系上迅速与欧洲最先进的工厂看齐。他们还负责把中东、欧洲和美国的标准做详细的对比,告诉中国制造商如何有目的地提高水平,怎样才能通行天下。在太仓的伟思富奇环境试验仪器公司光靠在中国卖CKD的恒温恒湿零件测试箱就已经快忙不过来了,他们还有很多的产品等着介绍给中国呢。

  日韩之后,现在是中国

  当德国人开始在中国市场上不断反思质量与技术过剩的问题,并着手加以改进时,他们却坚持要用最严苛的态度对待每一辆打算冲进欧洲市场的亚洲车。这是他们的责任,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一个不可改变而只能延迟的事实——世界正在向两极分化,极少数豪华奢侈品越来越贵,而大宗的产品则日渐走向低端,因为俄罗斯、印度、越南特别是中国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加入到全球化中来了。

  欧洲那些媒体和民间组织每一次对中国汽车原产地形象的打击与言词犀利的讥讽都会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来可以阻止一些当地消费者想买中国车的冲动想法,二来可以完成他们自身的存在使命,三来可有力推动这一“出口辅导”产业链的运转循环。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中国厂商的生产行为将被规范进他们的标准里去,就不会再有灵活多变的成本与竞争优势了——这才是治疗欧美汽车商们在为日本和韩国车攻入后院而后悔之余,开始因担心低价中国车的冲击而失眠的良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