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荣威阶段性成功 是否让名爵看到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09:17  北京参考

  上汽荣威750系列自3月上市至今,累计产销量已经近5400辆,作为入市不久的新面孔,荣威750的表现可圈可点,由于目前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订单需求,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加价销售的情况。荣威750获得了上市初期的阶段性胜利,但这是否意味着与荣威同宗同源的南汽名爵就能够高枕无忧,凭借MG 7为南汽打开市场吗?未来或许并没有那么乐观。

  - “英伦血统”是卖点还是“软肋”?

  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都将“英伦血统”融入了品牌形象之中,这点无可厚非,毕竟二者的汽车制造技术都是源自英国的MG Rover,但是“英伦血统”的过度宣传未必会获得预想的收益。

  某资深汽车评论人士说:“以‘英伦血统’作为卖点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近20多年来,英国车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没有什么影响力。”

  记者通过对消费者的采访发现,他们考虑购买荣威750是因为其古朴的外形和较丰富的配置,所谓的“英伦血统”对购车意向没有任何影响。

  - 荣威:为上汽“锦上添花”

  荣威750在市场上表现不俗,很大程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上汽集团造车工艺水平的认可。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荣威虽然是自主品牌,但是上汽的产品我很信任。”上汽集团与通用大众的合作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成功,这也使得上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与外国汽车厂商的合资项目中,上汽集团也积累了丰富的高档轿车制造经验,因此在对自主品牌荣威的设计上,这些经验得以融会贯通,这使得荣威750系列比原型车更适合中国市场,”一家上汽荣威4S店的市场部经理如是说。

  市场分析人士称:“对上汽集团来说,荣威是‘锦上添花’,只要能年销售2万至3万辆,荣威的任务就完成了。”

  - 名爵:南汽的“救命稻草”

  名爵对于南汽集团的重要性,远没有荣威对于上汽那样“简单”。名爵品牌在国内上市之前就已经负债累累。

  南京名爵方面曾表示要生产出“原汁原味”的英国车,但有汽车评论人士认为,“原汁原味”的MG车型过于陈旧,这正表明南汽名爵的自主研发能力欠缺,而且中国消费者本来就对“原汁原味的英国车”没有概念,与其用老旧的原车型示人,不如趋向本土化设计,因为消费者不会用名爵车与MG比,反而会用它和市场现有的车型作比较。也有人表示,南汽没有制造中高级轿车的经验,制造工艺还有待检验。

  名爵是南汽的“救命稻草”,所以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它的成功则不能仅仅以超过荣威为目标,因为它肩头的担子要重得多。

  (北京参考实习记者 吕磊)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