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收权之变开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10:14  中国经营报

  案例二

  吉利:收权之变开局

  “让我想想,杨健、尹大庆、赵福全……”吉利汽车集团目前究竟有多少位副总裁?即便是吉利内部的中层管理人员,也要掰着手指头数上半天。“不是24位,就是26位。”

  事实上,随着吉利汽车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吉利管理层的人数也空前膨胀。随着去年年底,赵福全加盟吉利,吉利内部再次发生了较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换血”疗法

  “这活没法干了!”电话里,吉利集团旗下的华普汽车某大区销售经理愤愤地对记者说。4月下旬,上海华普总经理刘金良,做出了一项对华普经销商来说“生死攸关”的决定。2006年7月,上海华普汽车单笔出口利比亚2000辆轿车的仪式在上海海通码头举行,创下了中国轿车单笔出口海外的纪录。但半年时间过去后,由于某种原因,仍有近千辆车积压在国内码头。为了消化库存,上任伊始的刘金良决定把这批车部分调配到华普汽车某大区的经销商处进行销售。

  “这批车本来配置就低,价格也便宜,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华普的销量一直不怎么好,如果这样,我们这个大区几家经销商就别干了。”据上述华普销售经理说,这批“出口转内销”的车对区域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据他说,由于华普汽车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许多经销商每月甚至只卖出一二辆车,本身系统已经摇摇欲坠。

  2004年,吉利收购杰士达并更名为上海华普。6月,为了应对国内汽车市场低迷,吉利集团做出重大战略调整,把上海华普独立出去主攻中级车市场。但由于管理运作问题,华普与吉利在产品线上出现冲突,以致华普汽车发展出现停滞。今年2月,吉利老板李书福曾做出了对上海华普进行人事“换血”的决定,由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刘金良接任罗明端担任上海华普总经理,并同时兼任帝华公司筹备组长、吉利上海基地经管会负责人。与刘金良一同上任的还有原吉利研究院院长余卫,他成为了上海华普国润总经理。而徐刚则作为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继续担任上海华普汽车公司董事长一职。

  去年9月份,在集团一次秘密会议上,李书福做出决定,从徐刚手中收回上海华普汽车的经营管理权。第二天,华普汽车包括财务、法务、人事等权力就被悉数收回,华普汽车的经营指标将由集团下达和考核。这一天距离徐刚5年的承包期满还有整整3年时间。

  收权之变

  事实上,此后吉利还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刘金良在就任上海华普总经理前还兼任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刘离开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职位后,接任他的是一位之前并不被人熟知的人物——吉利控股副总裁毛勇。“实话告诉你,我们对毛总也不熟悉,只知道他之前销售过摩托车,并在政府部门内任过职。”吉利内部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事调整,早已成为吉利控股集团人事工作的制度化安排,是企业干部轮岗制度的具体体现。”这是吉利副总裁、新闻发言人王自良给出的官方答复,“这样的调整和安排,不仅过去发生过,现在正在进行,而且将来还会出现。”

  不过,与几年前高调入吉(利)又黯然离去的柏杨和南阳不同,吉利的这轮人事调整,明显带有更加强烈的李书福式的用人色彩,而且调整也持续了近半年时间(从吉利去年9月收回华普经营权算起),其间从研发体系、营销体系到行政体系的都进行了重新构建。有业内人更愿意把吉利的这次人事调整看成是,李书福在收权。

  去年11月,原华晨汽车副总赵福全加盟吉利。上任伊始,赵福全便对吉利的研发体系进行了再造。赵在集团层面成立了吉利汽车技术中心,产品进行统一的战略管理,包括变速器、模具等六个研究所,三个研究院。与此同时,随着原长城汽车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梁贺年及祁国俊的到来,吉利原来负责技术的副总裁韩国人沈奉燮已被调任上海,负责伦敦黑色出租车项目。而吉利原两个研究院的院长潘燕龙和张彤则被另行进行了安排。

  “从李书福的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他还是很想凭借吸纳更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来摆脱家族式的管理体系,但果然能实现吗?”有业内人士不无担心地说。吉利几经人事调整,看得到的是职业经理人的来来往往,看不到是集团权力最终谁人在握。今年,吉利汽车还需要在技术储备上提升,在稳健财务间寻找平衡,谁来决定这一切,依然只有李书福?(寇建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