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节能环保:汽车业发展新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 09:36  中国经济时报

  城市上班族总是经历着相同的一个场景:早晨,匆忙地在拥堵的街头穿梭,耳边是汽车发动机和喇叭的轰鸣声,呼吸着受汽车尾气浸染的空气,心里满是对郊区绿色环境的渴望。

  要营造一个新清的健康环境,不是高呼几句节能、环保、绿色等口号那般简单,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携手共建。

  福特汽车公司自2000年开始在中国举办的“福特汽车环保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论其终极目的是什么,不可否认,它的出现对中国的环保事业是一个促进。上周,以“绿色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第八届“福特汽车环保奖”启动,奖金总额为105万元,并首次增设了“社区环保小额资助项目”,鼓励与社区相关的环保创新方案。

  然而,这仅仅是维护环境的一个举措,要彻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环境现状,需要从源头上去遏制或减少污染的生成,在这个前提下倡导新能源汽车,显然意义非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在“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技术的使用会将绿色制造的理念贯穿到汽车制造、使用、维修和回收各环节,此外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鼓励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和使用。

  据了解,“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200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将于9月7日-10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而论坛也首次以环保、节能和绿色制造为主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表示,随着我国电力、钢铁等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以及中央政府提出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的要求,都对汽车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企业必须在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等各方面全面应对。

  其实,在研制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已是多足林立。继丰田在国内投产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之后,本田公司也宣称在国内投产混合动力的思域,而通用此前说,2008年将在上海通用推出混合动力车型。

  紧跟跨国汽车巨头的脚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主要集中在混合动力、柴油和电动车等这些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上。

  长安汽车日前推出混合动力版MPV杰勋和HEV混合动力汽车,HEV是采用并联式驱动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和易产业化的特点。吉利汽车则推出了海域三厢M100甲醇代用燃料轿车和海尚三厢混合动力轿车,据称是国内首辆从整车生产线下线的甲醇动力轿车,当然,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更是值得一提,实实在在的电动汽车充气站也已有建成。

  在上海车展,海马股份推出了H12纯电力驱动概念车,力帆汽车也展示了520混合动力车。奇瑞汽车推出了生物柴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灵活燃料四项新能源技术,推出的A5灵活燃料版,可在汽油、乙醇、压缩天然气等燃料间任意切换。

  似乎在一夜之间,各种名号的新能源汽车都冒了出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是快速的。企业投资做这些新能源汽车的价值不用多说,但这些技术能否真正走上市场、实现量产却是一个最大的难题。

  基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技术,也促使了相关规范政策的出台。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对准入企业设下了多达15道门槛,并实行苛刻的一项否决制。

  国家环保总局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负责人指出,政府有必要制定规则,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的生产准入要求,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技术水平以及质量没有保证。

  加上缺乏市场等种种对新能源汽车的制约因素,让如今的新能源热有些“表面繁荣”的意味。不过,记者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决定投入11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用以建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从产品研发、批量生产、商业化扩散等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我国政府将重点解决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标准制定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气汽车的财政支持政策问题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社会化网点设置问题等。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业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协调环境、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如何选择一种最适应市场的技术,真正落到实处,或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技术,并突破创新,解除加在新能源汽车身上的枷锁,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记者 章小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