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零部件企业合资搞“终极无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 09:32  中国经营报

  外资加大中国采购,中资嗅到商机的味道,一场双赢的合作本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曾想双方却都在互相设陷……就像无间道第三部“终极无间”中描述的警匪双方互派卧底互相使“绊儿”那样,中外零部件厂方又在演绎新的故事。

  新上任的阿文美驰有限公司(ArvinMeritor,Inc.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号: ARM)(以下简称阿文美驰)亚太区总裁Rakesh Sachdev在车展上与记者交换名片特别强调:“这是我的旧名片,新名片的办公地址将由美国的密歇根州特洛伊市改为中国上海。”

  在这位新总裁的“任务书”中如是写道:阿文美驰有限公司将完成在亚太地区增加10亿美元销售额和10亿美元采购额的任务,其中中国市场所占额度将不小于50%,也就是约5亿美元。

  现场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的许健很兴奋,“这是一次难得的‘傍大款’的机会。”每一次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市场“大展宏图”,都令他们这样的本土零配件企业兴奋不已。

  “老中”北泰

  许健,北京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北泰)员工。北京北泰是一家主要生产汽车制动系、悬挂系、传动系等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的企业。

  “德尔福(北美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可能和我们公司合资。”两年前,许健就曾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身边的所有朋友们。之所以这么兴奋,是因为若合资成功,他就可以成为德尔福公司的一员,获得事业收入双丰收。

  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个人——朱旭(化名)。2005年初朱旭从美国回到中国,在福特汽车工作十多年的他,一回来就为北泰和德尔福成功的牵线搭桥。于是同年8月,朱被北泰任命为北京北泰的信息总监。此后,德尔福曾频繁地派人考察北京北泰和北泰在安徽蚌埠的生产基地,并要求北泰学习TS国际认证体系(类似于ISO认证)。作为北泰的员工,许健也参加了两次培训。

  “老板(北京北泰上属公司,北泰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339.HK,以下简称北泰)总裁周天宝)说,要把TS认证贯彻到思想当中去。”但许健却笑着对记者说,2006年年底,德尔福在北京北泰的那场“考试”很可笑。“很多人同样的问题考了两次,他们不知道北泰是一套班子管理北京和蚌埠两个队伍,这些老外有点儿笨。”同城的零配件供应商们也见怪不怪地说,“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让一个企业符合TS国际认证,而且在中国,什么认证都是可以买来的。”

  无间有道

  “周天宝这么做,就是为了融资,”一位接近北泰的人士私下对记者说,与德尔福的合资,已经成为北泰在资本市场上的有利融资题材。

  天宝集团董事长、北泰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天宝,一直被业内称为资本运作高手,最成功的一次资本运作当是他成功地控股了ST松辽(600715.SH)。

  2002年5月,周天宝成立了上海中顺产业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顺),同年5月上海中顺仅以1300万元从上海国勤投资公司手中接手了松辽集团89%股权,从而间接控股。10月联合上海恒巨和安徽宝圣(即现在的天宝集团)共同组建成立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其中上海中顺控股占有50%的股权,后两者各占25%。之后,上海中顺的控股子公司上海中润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又在2003年10月竞买获得松辽集团拥有的上市公司16.94%的股权,成为ST松辽第二大股东。

  由于国家经贸委在当年5月初公布,将松辽汽车生产目录更名为沈阳中顺,沈阳中顺由此获得原松辽汽车生产目录、设备、厂房等。一轮资本运作下来,周天宝不仅控股了ST松辽,而且顺利得到了汽车生产目录。不仅如此,周很早就购买了蚌埠大片土地建设工厂,目前开工还不到1/10,现在这些土地也成了与德尔福合作谈判的重要砝码。

  2006年10月,北泰与德尔福动力总成系统公司签订了10年期技术特许权及技术转让协议,在中国生产若干摩擦材料相关的汽车组件;今年3月,摩擦材料产品供应上海通用作OEM 配套。周天宝的盘算,“老外”估计很难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记者就此事向北京北泰求证,第一次以“没事找事”为由被对方生硬挂断;第二次干脆是听到记者声音就直接挂断。截至本报发稿日仍未得到北京北泰的官方回复。

  如意算盘

  据统计,汽车业巨头到2007年前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累计将达500亿美元,其中70%的计划在中国,也就是中国的零配件企业将面对一块350亿美元的大蛋糕。据许健说不少中国零部件企业为了得到合资合作机会,甚至不惜在盈利报表上作假。

  “不可否认,在与外资合作的过程中,中资零部件企业的确找到了反客为主的机会。”某汽车零配专业采访网站负责人说。典型的案例是:福耀玻璃,在与全球汽车玻璃巨头——圣戈班合资3年后,1999年,福耀集团回购圣戈班手中所有的福耀股票,成为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者。而浙江华翔集团也在为加拿大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作配套之后,在适当的机会出资约340万英镑,成功并购了劳伦斯公司。从2007年1月起,劳伦斯公司变成了华翔全权控股经营公司。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分会主任陈炳炎认为,国有零部件企业跟外资合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借机甩掉企业改制包袱,现在很多国有零部件企业目前都存在改制难题;至于民营企业则完全是为了发展壮大自己。

  “老外”心思

  “傍大款”可能是中资零部件企业壮大自己的最快途径。然而,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约有二三万家,而在内地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只有1200家。2万多比1000多,合资合作机会也是相当稀缺。

  “德尔福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一直非常谨慎,”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健说,“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要求,看他们是否有稳定持续的良好表现。”而之所以没有选择与北泰合资,据某知情人士透露,也是因为德尔福留有后手,“还是卖技术更稳妥,既可以收技术转让费,风险又不大,如果中方生产有问题,合同期满就可以终止合作。”去年,德尔福在中国新建5家工厂,但新合资伙伴只有一家。中资零部件企业要想得到“老外”的合资名额并不容易。

  法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法雷奥集团(VALEO,以下简称法雷奥)最近也忙着在中国加大采购。“大概有几十家本土的零配件企业上门来问合资的事情,我们一概拒绝了,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再建合资企业的计划。”法雷奥副总经理王永说,从2006年开始,法雷奥就决定在中国更多地建立独资企业和加大采购。阿文美驰商用车辆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何力也说,公司现在更倾向于建立独资企业。“如今中国市场开放了,建立独资企业没有障碍,我们对中国企业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小。”

  如此看来,“老外”也并不像本土零配件企业想的那样单纯。

  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的信息,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更有人估计,外资占据轿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力更高达90%以上。如果独资逐渐成为零部件“老外”的共识,恐怕中外无间之战胜负很快就可以分出来。(作者:薛凌、周树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