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双龙墨斐:跨国并购提升上汽国际经营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23:21  新浪汽车

  本次上海国际车展,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携旗下数十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以庞大的企业阵容集中参展,成为车展上最受瞩目的企业之一。参观者从360度全方位直观感受到了上汽,加深了对上汽的了解。

  在车展期间,上汽集团、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上汽集团副董事长、上汽股份总裁陈虹,上汽集团总裁沈建华,上汽股份执行副总裁、上汽双龙代表理事墨斐接受了国内外媒体的采访,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向大家仔细阐述了上汽致力于构建和谐发展的汽车大集团的战略。

  以下是上汽管理层回答媒体问题的节选。

  自主创新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记者:上汽是如何理解自主创新的?据说上汽在开发荣威750的过程中有100多项技术创新,能否举几个例子?今后在自主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胡茂元:我们认为,自主创新是我们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没有自主创新,我们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下定决心在自主创新方面要有投入,包括在开放的条件下,来利用世界资源,和国际上的汽车工程机构合作,产学研合作,包括和我们的同行合作。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我们荣威750的,这款车上面我们有100多项的二次创新。实际上我们的荣威是源于罗孚,优于罗孚。我们有80%左右的零部件都进行了改进。从整车来讲,我们主要是在舒适性和功能性这两方面进行了改进。比如说我们看到荣威750外形上和原来的罗孚车不一样,更受到了广大的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改进。在内部,我们拉长了轴距,使后排的乘客坐着更舒服了。在安全性方面,我们提高了主动安全性能,形成了六位一体的主动安全系统。在发动机方面,我们进行了降低了油耗的调整,特别是我们荣威车的排放从原来的欧III提升为现在的欧IV。这一系列的改进正说明我们荣威750是源于罗孚,优于罗孚。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全球化协同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能够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我们在走出去上取得的一些基础。为了加强协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成立了海内外资源协同工作的领导小组,由我们的总裁陈虹任组长,墨斐任副组长,形成一个平台来发展,这样我们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的时候,我们的效率就更高,成本就更低,更加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让国内外消费者体验同样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我想请问一下陈总,在去年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出口创出新高,上汽集团是否有比较大规模的出口计划?上汽集团在主导国内销售市场的同时,如何进行海外的布局,你们是否有计划建立海外的工厂?

  陈虹:刚才这位记者问的问题,正好是国内目前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关于出口战略,上汽是作为一项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来考虑的,不仅仅是为了出口几千辆或者是几万辆产品。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怎么样可以针对国际市场,在品牌、营销、服务、产品开发、制造等价值链的各个主要环节上,可以创新出一个很盈利的业务模式。作为一个新的发展领域,这是一项新的战略发展,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另外,我们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国际化品牌可以说非常多,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构成,国际化的成分也是非常之高,可以说无论是在国内市场的品牌角度来讲,还是从国内的汽车工业构成来讲,我们国际化的程度应该说是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我们上汽的自主品牌荣威是定位在中高端的位置上,我们第一款自主品牌产品荣威750,也是定位在中高端的细分市场,这是一个国际品牌运营的系统思想。所以说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国内的启动,是要同国际品牌媲美的,这也可以看成是我们海外战略的一个前奏。今年是我们上汽荣威自主品牌第一款产品荣威750上市的第一年,也可以说是我们品牌创立和品牌体验的第一年。一个品牌要获得用户的认可才会有真正的价值,这个品牌要获得用户的认可,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能够给用户真实的体验。我们把荣威品牌在国内第一年的创立和体验,作为我们培育这个品牌可以进一步深入人心的重要的土壤,这也是为我们今后的荣威品牌能够在海外市场上树立起来,做好相应的准备。

  中国的汽车出口,去年是创了历史记录,但是也仅仅是刚刚开始,还是属于方兴未艾。我想06年的记录很快会被新的记录打破。我们的自主品牌如果要出口的话,我们希望,也一定要做到,在品牌、产品和服务体验方面,让我们海外的用户和国内的用户一样,有真实的体验,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出口战略真正能够成为上汽可持续发展的,可盈利的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业务拓展领域。

  关于海外布局问题,从上汽来讲,现在我们首先面临的市场是国内的市场。国内的市场去年增长速度很快,我们预计今后几年还会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对我们来讲,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内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的布局。在海外,我们要充分发挥双龙汽车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在海外的营销网络的布局,为今后在海外市场有进一步的突破打好基础。

  进一步理顺业务结构

  记者:在完成上海汽车的股份向上汽集团划转后,据悉最近上汽股份的其他股份也将向上汽集团划转。请问上汽股份是否会撤消?当初设立上汽股份的初衷是什么?今后上汽集团和上海汽车是怎样定位的?公司海外上市有没有什么进展?公司的零部件资产会不会经过整合以后再进行上市?

  沈建华:2004年11月,上汽集团就开始着手整体改制重组,将集团中与汽车产业链关联度较高、占87%左右、约360亿元的净资产设立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当时市场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制约,上汽股份整体上市工作暂缓。

  随着去年汽车市场出现好转,资本市场环境趋好,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我们抓紧启动了国内重组上市工作。这项工作在去年7月上旬启动,于9月18日经上海汽车股东大会通过,于11月29日获得国家证监委的批复,嗣后完成了资产交割等后续事宜,于12月20日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目前,上海汽车已成为国内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为了进一步简化管理层次,理顺业务结构,我们将进一步整合上汽集团与上汽股份,由上汽集团直接控股上海汽车,并直接管理零部件和服务贸易业务。目前,上海汽车国有股权划归上汽集团已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相关的其它手续也正在办理中,我们将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会及时予以公告。同时,有关零部件业务和服务贸易业务的资产划归集团的工作也在进行之中。完成这一步,集团的管理将更为扁平化,公司治理结构也更为清晰。

  今后,上汽集团将发展成为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国外有较大影响的,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投资和运营公司。上海汽车作为上市公众公司,将以整车业务为核心,同步发展与整车开发紧密相关的零部件及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制造公司。

  海外上市方面,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海外上市的计划,也没有时间表。作为上市公司,我们会遵循信息公平公开的原则,及时的履行披露的责任。零部件业务方面,目前我们没有上市计划,在零部件业务上,我们的重点也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跨国并购提升上汽国际经营能力

  记者:有分析认为,上汽收购双龙之前,对于强势工会和文化冲突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估计不足,造成了双龙汽车工人的罢工和企业业绩的下滑,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墨斐:首先,和韩国工会之间的谈判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妥善处理劳资关系和文化冲突是任何一家国际化公司都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上汽有超过20多年的和国外合作伙伴合作的经验,对上汽来说,过去这么多年来,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一直秉持双赢的观点,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双赢来解决很多的问题。

  在和双龙工会的沟通当中,上汽也是采用了希望双方达到双赢的战略思想。这个战略在双龙的使用过程中也非常的有效,并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从2006年我们和工会达成的最终条款来看,总体上对公司是有利的,而且也奠定了双龙今后长远发展的基础,并保证了工人的长远利益。在我们的谈判之后,韩国的一些官员也打电话来祝贺,说我们达成的协议是对韩国传统劳资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一个样本,这对一家外国公司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2006年度,双龙经过努力,营业利润已经扭亏为盈,这里有一个最新进展向大家通报,就是在两周以前的韩国首尔车展上,双龙的工会主席宣布今年不会组织罢工。

  抢占新能源制高点

  记者:刚刚提到我们08年会小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那么这个车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方面有没有详细的规划?

  陈虹:能源问题是关系到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经济怎么样可以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上汽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昨天,我们刚刚举行了一个签字仪式,我们和中科院等研究所签订了一个战略协议,是关于在燃料电池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协议。同时,我们还签订了一个上汽入股一家燃料电池生产制造企业的协议。

  我们中国的汽车企业和国外的大汽车公司相比,在传统的动力总成系统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燃料电池方面,他们起步的时间也不长,我们现在抓紧时间启动,起跑线相差不是很远,所以我们几乎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在燃料电池、氢动力汽车方面,我们争取可以紧跟世界技术路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希望在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上,我们的产品可以进行示范运行;再根据技术研究和升级的情况,选择进行商业化的合适时机和车型。对上汽来说,我们不但关注怎么样才能把新能源技术集成到我们的整车产品上,同时,我们也在不断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基础研发和技术开发。

  关于混合动力,上汽旗下的几家公司都在同步进行,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和我们的自主品牌荣威都在同步进行,积极推进。我们希望能够在2010年以前形成一定的规模。混合动力的市场,还要看国际油价变化的趋势,我们要在技术开发工程制造方面,紧紧抓住这个时期做好准备,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快速进入市场。

  有序竞争 合作共赢

  记者:如何看待上汽荣威与南汽名爵之间的竞争?请问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将来会不会有合作的可能性?

  胡茂元:上汽在2003年提出了打造自主品牌的四条道路,第一条是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第二条是收购国外企业合作生产;第三条是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第四条是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最近,南汽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这与我们四条道路当中的第二条道路不谋而合。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两家汽车企业想的都是同样的一条路,也就是说,充分的利用世界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努力改进,然后求得跨越式的发展。应该说,我们是志同道合的,仅仅是在我们收购罗孚资产的时候,我们是不同的投标者,当然我们也祝贺南汽取得了这个标的,我们为他们高兴。

  上汽和南汽都有相当的国有成分,国有资产的运作应该更加高效。国家有关部门,汽车行业的很多老领导,以及媒体界的朋友们,和我们两大公司广大职工都希望能够走联合高效的道路。今天,我作为上汽集团的法人代表,很认真地告诉大家,我们希望联合,就是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国有资产的高效运作,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有益,对消费者有益。而且我们也有可以联合的先例,比如我们共同建立的华东泰克西铸造项目,现在已经是满产满销,运行得非常好,国家也是非常支持这样的联合。

  一直以来,上汽坚持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融入世界,合作共赢。不仅合资企业要与外方搞合作,自主品牌的发展本身也愿意与国内外任何公司进行合作,达到双赢,这其中包括南汽。

  正像媒体前一阶段告诫我们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觉得讲的很正确,我们上汽非常愿意和南汽友好协商,毕竟合作来自于双方的努力,上汽合作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也相信我们和南汽可以妥善的处理好这件事,提高国有资产的运作效率。借此机会,我也向广大媒体呼吁一下,希望媒体能多讲有利于合作的话,多做推动合作的事。这样做,最终受惠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提高。

  全面加强本土化开发能力建设

  记者:未来上汽自主品牌产品线布局将是全系列的,这样势必会和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产生正面竞争。请问上汽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胡茂元:我们自主品牌有五个平台陆续问世,我们的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会并举发展,会有更多的产品参与竞争。如果用静态的观点来看,我们之间是相互竞争的。但是,如果我们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我们的市场,以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一个出发点来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结果。

  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来看,今年一季度又增长将近30%,这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从我们的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个性化来讲,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消费国。一方面我们的汽车市场在今后5到10年内还会有健康稳步的发展,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超过任何一个国家。这两点就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合资企业也好,我们的自主品牌也好,不应该把他们对立起来,而是在市场发展情况下,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都可以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我们的自主品牌走的就是从中高端起步、结合中国成本优势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将来,我们的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的品牌是不是没有竞争了呢?也不是,还是有竞争的。不过,我们认为适当的竞争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比如说我们在和大众合作得非常好的时候,我们还选择了通用进行合作,结果证明,我们的这两家合资企业都做大了,并成为去年中国市场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所以说,适当的竞争也有利于企业本身内部的发展。正因为有了上海通用的发展,才促进了上海大众的自主研发,本土化研发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当然,关于本土化研发,并不是说要设定怎么去做,而是市场无形的手要求我们的企业去做,这样才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我们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所以说,今后我们还是要坚持深化合资合作和加快自主开发并举的方针。我们欢迎良性的竞争,这对中国汽车工业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以及我们的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特殊情况下,我认为两者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只要通过努力,两者都会迅速地发展。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上汽的发展都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