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1.8T中华轿车在北京上市。新车型分为尊驰、骏捷两大系列,各有手动标准型、手动舒适型、手动豪华型、自动豪华型等多款车型,售价在12.58万元至19.98万元之间。
目前,在国内“T车”市场上,由于外资品牌的技术独占性,“T车”的售价普遍在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1.8T中华采用4气门、DOHC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其性能相当于自然吸气2.4升排量级轿车,同时具有节能环保、可靠性高等诸多优势。该发动机在5500转时能达到最大功率125千瓦,2000转时达到最高扭矩235牛·米,并达到欧Ⅳ排放要求,同时它的顺序多点电喷、轻型全铝合金发动机,最大限度减小噪音的同时可有效节约用油,百公里油耗仅为6.6升,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均超越同级“T车”。
华晨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波介绍说,1.8T尊驰的竞争车型是帕萨特领驭、福特蒙迪欧和马自达6,1.8T骏捷的竞争车型是标致307、大众速腾和福特福克斯。自主品牌车型公开与合资品牌车型展开正面较量,这在记者的印象中还是第一次。1.8T发动机的上市,让华晨增添了底气,成为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
对于此次1.8T中华轿车的定价,祁玉民坦言,制定这个价格“心情很复杂”,“要考虑成本、要收支平衡,要被消费者接受,还要回馈国人”。他说,目前同品质的自主车型与同品质的合资车型还卖不到一个价位上,自主汽车获得市场认同的关键还是品质和性价比,“现在,自主汽车靠品牌赚钱还不到时候”。
去年3月18日,华晨骏捷低价上市,一举扭转了华晨汽车的低迷态势,中华轿车年销量突破6万辆,增长了5倍,成为2006年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祁玉民说,选择同一个时间来发布1.8T中华轿车,希望能博一个好的彩头。“2006年华晨依然没有盈利,基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真的希望‘发财’”。
在去年中华轿车销售6万辆的基础上,今年中华的销售目标是12万辆,争取销售13万辆。祁玉民说:“去年我说了句狠话,如果华晨2006年总销量达不到20万辆,我一定辞职。去年我们实现了210880辆的销量。今年我再说一句狠话,如果2007年我们的总销量达不到30万辆,我还辞职。”
祁玉民回忆说,去年到华晨上任第一天,生产车间的日生产量是25辆,现在已经达到了445辆。他说:“华晨的超常发展不是疯狂,也不是理性。制定一个根本实现不了的目标叫做疯狂,制定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叫做理性。华晨的目标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
上市仪式上,华晨汽车还发布了《华晨汽车自主宣言》,将“走自主路,造中华车”上升为企业的行动纲领。祁玉民说:“这个《宣言》拿出来讲,不是华晨在作秀,而是希望大家来监督华晨。在自主造车路上,华晨矢志不渝。”
链接:华晨汽车自主宣言
华晨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生力军。自诞生以来,华晨汽车一路风雨坎坷,矢志不渝地坚持“高起点打造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和“资本市场与汽车产业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为中国中高级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十一五”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华晨汽车确定了“高起点自主创新,高品质自主品牌,高目标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翻两番”的发展路径,目的就是将华晨汽车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自主品牌重要研制基地,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买得起、用得好”的自主品牌精品车,引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时尚生活。为此,华晨汽车发表如下宣言:
1.一贯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自有技术、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走自主路,造中华车,华晨汽车按照产学研相结合、“以我为主,外部为辅”的开放式研发模式,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集成创新,掌握核心设计技术,打造“高技术、低排放、低能耗”的绿色精品车,拥有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专利。
2.不断优化“资本市场与汽车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着眼于全球资源的利用,通过中外合资、内外上市等有效途径,不断提高企业市场化程度,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优势,推动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经营的造血功能和自我积累资金的能力,实现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良性互动,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快速做强做大的能力。
3.长期秉承“品质先,方敢天下先”的经营理念,精心打造消费者满意工程。实施以品质为核心的“品质、品牌、品种”三品工程,不断优化品质管理业务流程,持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遵循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建立和完善“SQS”(安全、品质、服务)三位一体的保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全面周到的服务。
4.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举,在全方位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把国际高端市场作为检验自主品牌品质的试金石,大力拓展欧美国际高端市场,强化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走向世界,使“中华”和“金杯”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
5.强力打造一流的研发、经营和管理团队。以培育国际化人才竞争优势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面向国内外引进各类顶尖专业和复合型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团队的创新力与执行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武卫强
吴影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