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降价不是车市灵丹妙药 消费者对降价敏感度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11:01  中国汽车报

  进入3月,市场“降价”之声不绝于耳,价格成为消费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汽-大众奇瑞等品牌宣布,厂家指导价直接下调,且降幅不小,降价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车价下降后,市场反应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地区的汽车市场和消费者。

  经销商 降价后短期销量变化不大

  3月13日,记者走访了一汽-大众、奇瑞、别克(凯越)等品牌位于北京的一部分4S店,其中一些店里顾客不多。

  在北京一汽-大众一家特许经销店———天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当时店里的7位顾客中,有4位是来给车进行维修保养的,只有3位是来看车的。

  一汽-大众全线产品降价,且最高降幅达1.7万元。但经销商表示,从目前情况看,降价后的销量与降价前相比,变化并不大。

  该店的销售顾问孙先生告诉记者:“与年前销量走势很好的购车高峰期相比,降价后,我们店的销量没有明显提升。”孙先生说,现在厂家是“订单式生产”,但他手中的订单没有因为汽车降价而增加。

  奇瑞QQ精英型的价格日前由 48800元下降到45800元,对于一款经济型车来说,降幅较大。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回龙观地区的一家奇瑞汽车4S店,该店的销售顾问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们的车一直都卖得很好,没降价前走势也很不错,所以并没有出现降价后销量骤增的情况。”

  记者电话采访了哈尔滨、上海等地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别克等品牌的4S店,经销商均表示,汽车降价后,销量增幅并不明显。

  消费者 对降价潮敏感度有限

  “再等等,也许还会降。”得到降价的消息后,黑龙江的关女士仍然保持十分“冷静”的态度。她告诉记者,她看好了一汽-大众速腾2.0L手自一体时尚型轿车,现在的车价与年前相比,降了3000元。但降价并没有让她决定“立即出手,开车回家”,而是坚定了她继续“持币待购”的决心。

  记者在北京一些汽车市场随机采访时,一些消费者表示,他们目前最关心的的确是价格,但现在的降价潮却不一定能让他们把购买欲望变为购买行动。

  北京的管先生换过3款不同的车。他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上的汽车产品“品牌过剩”、“产品过剩”。新产品不断出现、的下线、上市,让消费者挑花了眼,无所适从。“所以,再降价,我们消费者也不一定马上买。汽车企业推出新品和降价的速度太快,让我们心里没底了。”他说。

  很多消费者和他持有同样的看法。虽然新车多、降价是好事,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不少人担心,如果今后再降价,就吃亏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部分消费者认为降价很好。司先生就是个例子。

  司先生年前看好了一款1.6L手动深蓝色凯越HRV,当时这款车卖得很好,没有现车,不但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提车,更没有太多优惠,司先生就暂时将买车的计划搁置了。没想到年后回到北京,这款车整整降了7000元,这让司先生觉得“捡了个大便宜”。

  竞争车型 表面不降价 暗中给优惠

  在北京方庄一汽丰田经销店,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表示,想在速腾与花冠中选择一款购买,比较中意花冠。但看到速腾大幅降价,问花冠是否能在价格上给一些优惠。

  “我们的车卖得很好,我们并不担心销量。而且购买我们的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降价。对消费者来说,价格稳定就等于汽车保值。”该店的销售人员郭小姐“骄傲”地说。

  但是在与记者的反复交流中,郭小姐表示,如果真想买这款车,就“交个朋友,最多可以给你优惠5000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降价车型的竞争车型虽然打着不降价的旗号,但在私下里某些经销店表示针对不同车款,可以优惠5000~12000元不等。

  “几大厂家宣布价格集体跳水,其他厂家暗中降价实在是无奈之举。有谁愿意把利润拱手让人?但不降怎么办?”哈尔滨某汽车品牌经销商朱经理无奈地说。

  本报见习记者董汝尔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市行情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