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车辆切记签合同。
核心提示
东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今日对外公布去年数百宗有关汽车方面的投诉
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误导车主消费、维权举证困难、漠视车主知情权等成为投诉中的热点
文/薛伟
再过一个多星期就到消费者权益日“3·15”了。上周,东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外公布了过去一年东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及从东莞市消委会转过来的汽车投诉,共数百宗。在这些投诉中,假冒伪劣、误导车主消费、维权举证困难、漠视车主知情权等,是投诉中的热点。
东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华文呼吁消费者要勇于维护自己权利,商家也应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尊敬。
关注点一:
漠视车主知情权
这个问题在所有投诉中比较突出。汽车商家在交车时,并未向车主详细介绍该车的主要性能和该注意的事项。
在汽车维修方面尤其如此。许多车主把车放进车行或者维修厂,基本无法得知自己车辆的检修情况,维修师傅也拒绝车主进车间探视车辆的实际情况。等维修结束后,车主唯一的办法就是结账买单。
关注点二:
假冒伪劣产品严重
东莞汽车维修店有近2000家之多,维修零配件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也混杂其中。在接到投诉中,假冒车膜最为严重。许多车行买车送车膜,但实际上送的车膜并不能防紫外线。
张华文介绍说,汽车零配件在市场上有原厂件、附厂件之分,附厂件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厂件质量差,但两者价格却相差几倍,有些经营者为赚取利润,拿附厂件冒充原厂件卖给消费者,消费者要注意鉴别。
关注点三:
保修期内无法保修
张华文向记者介绍,车主赵军新买的货车在广西送货途中坏车,在检查时未发现有异常问题,本着小问题节省时间、费用的目的就近在当地维修厂维修,结果发现是发动机出现严重问题。由于车辆还在保修期内,赵军将车拖回东莞品牌特约维修店要求保修,但品牌特约保修店服务经理明确表示,该车辆虽然是在保修期内,但已经“非品牌特约维修店”拆解过,有违保修规定,厂方不予再保修。
因此,他提醒广大车主朋友,使用车辆前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及保修手册,当掌握了车辆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修范围等等,才能真正体验到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关注点四:
误导车主不必要的消费
在汽车保养维修过程中,是否需要更换零配件,消费者一般是不懂的。张华文介绍说,部分经营者往往利用车主不懂汽车的特点对车主进行误导。比如汽车油路出现故障,车主往往担心爱车是否会留下“后遗症”,而有些维修人员会趁机建议车主更换零配件,达到赚钱的目的。
不少车行维修人员则经常在车主的车辆还未到保养期时建议保养,然后趁机捏造问题,要求车主更换零配件,达到赚钱的目的。
关注点五:
维修不签合同忽视凭证
在接到的投诉中,多数汽车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是去路边店或者非正规店维修的结果。因此,车辆维修后,千万别忽视维修凭证。
因此提醒车主,当车辆需要维修保养时,消费者应先与修理单位共同确定维修项目、需要更换零配件的范围、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并以合同或协议方式全部加以明确。
同时还应在约定中注明维修后的质量保证期限。车辆维修完毕后,消费者检验合格后,应要求维修单位出具由检验人员签章《出厂合格证》。
关注点六:
维权举证艰难
张华文表示,每遇汽车质量投诉,生产厂家或服务商都会要求消费者进行鉴定或检测。但消费者往往不想费时费力费金钱去做鉴定或检测。因此,在此类纠纷中,造成问题僵持时间长,矛盾难以解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