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回家过春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年度事件,那么如何回去和如何回来,则是这几十年来大多数中国人能否过好春节的最关键环节。而铁路运输仍然是中国春运的最重要和普众的工具。因此,以火车票为焦点的春运问题,无疑是最能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件之一。
数千代表民意的“两会”代表和委员即将上路,而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年度季节性迁移已经接近尾声。在这个时候讨论讨论春运问题,我们认为重要的不是寻求情绪的发泄,而是寻找更具建设性的解决、至少是改善的方法——毕竟,我们又拥有了一个整年的时间去研究和准备这个问题。
参加讨论的网友们没有让我们失望,比如在如何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几乎已经被普遍认为是火车票价问题“死结”之时,一个“购后补贴”创意几乎就将这个死结化为了活结——剩下的只是技术性问题。
而闾丘露薇的说法则让我们突然明白:我们似乎都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什么事都有个过程。在热烈讨论实名制为什么一直未能实施之时,为什么大家都忘了要求有关部门先实打实地来个可行性评估?
在公众对春运、对买票难问题群情激昂之时,我们认为,作为舆情工具的媒体和学者,首先需要的正是这种理性去分析问题,这种创造性去解决问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