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远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当更多地积蓄力量
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来说,最近可谓喜庆连连:全年实现销售20万辆目标,重返轿车销售十强行列;1月18日,又迎来第50万辆轿车下线。然而公司副总经理任勇则认为,更值得庆贺的是在产销量增长之外:花都工厂产能扩大到27万辆,投资30亿元的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华南地区最大的乘用车技术中心投入使用,公司制造、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面迈上一个台阶,实现了“自我超越”,“取得了企业成长的权利”。
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人们更习惯地称它“东风日产”。2006年它的轿车销量排名第九,但销售收入却排名前六,而营业利润更排进了前四位。任勇最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的赢利能力比规模更重要”。他认为,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不能太看重眼前一些指标,应当更多地积蓄力量,追求有赢利的增长,才能有更多的投入回报社会,才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经营质量优秀,才能比别人有更多的发展权利,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日产公司的“全球社长奖”,每年只颁发给表现最突出的一个部门,2006年东风日产获得此项殊荣。此后,日产公司全球“制造者责任会议”在花都召开,东风日产在会上向来自美国、英国、墨西哥等地区和日本本土的日产工厂介绍制造经验,大家心悦诚服:东风日产产品品质成为日产制造水准的标杆,这使得过去的老标杆日产本部工厂深深感到了压力与危机。
不久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到东风日产考察,他以专业的眼光,从发动机铸造到整车装配、机加工,挑剔地看了全部生产线,问员工,查流程,甚至还查看装配工人的手套,似乎非要找出个毛病来不可。最后总结时他连连说道:“不容易,不简单,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的生产现场给了我很大信心。”
蹿得高的树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尽管东风日产连续两年取得了高增长,但是它面临的竞争形势仍然险恶。任勇分析道,中国市场现在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汽车市场,无论美国、日本还是欧洲市场,都没有这么多竞争对手。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市场像中国市场这么活跃,这么变化多端,市场成长非常迅速,产品档次差别又很大,同时又是个消费者不很成熟的市场,很多人买车还不十分理性,因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强,商品的变化,价格的变化,比一般成熟市场要复杂得多。
在欧美日本市场上,产品价格一降,招来的评价可能非常负面,大众会觉得这个企业缺乏实力了,因而降价对品牌的伤害非常大。但是在中国不同,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价格,降价会使消费者觉得这个企业很有亲和力,是在为客户着想。产品也是这样,中国老百姓对新东西很有好感,喜欢买新车型。
此外,中国的消费者对销量很感兴趣,总认为销量最大的企业一定是最可信的企业。因而谁的销量大,谁就是优势企业,对量的崇拜,使消费者记住了谁是强势企业。这种“势”对消费者的吸引和品牌美誉度的增加,又成为对企业的一种号召力,所以很多企业在初创期间并不追求利润,而是重视造“势”。正是这种扩张的冲动促成了市场今天的这种表现,这对追求优秀的企业也会带来压力,东风日产就切实感到了这种压力。
中国市场这些与众不同之处,就使企业对效率的追求,对商品的推出速度,对价格的运用都和成熟市场不一样。任勇说,这个市场上游戏的玩法是另一种规划,反过来,各厂商对这些手段的运用方式,也让这个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复杂。这个市场积累的经验对全球市场也会带来一些影响。在这样的市场上,汽车厂家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既可以做得很好,也很容易被打压下去。“这个市场特别能锻炼人,也特别能锻炼企业”。
任勇的体会是,在中国这个成长中的市场里,哪棵树蹿得高一点,就能比其他树获得更多的阳光,就会比别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只有让自己更强壮,才能比平均水平有更多的成长权”。市场毕竟是个竞争的环境,而且竞争还会越来越激烈,在这个环境里,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能达到目标的实力、你能享受的资源是什么,这些都是你的权利。你只有把握好各种资源,把自己的实力弄得很强,才能比别人蹿得更高。
企业的赢利能力比做大规模更重要
东风日产一直把“成长的权利”看得很重。任勇说,努力去抓住每一个成长机会,使自己很优秀,有很强的“存在感”。而“很优秀”,并不意味着立即把量做到多少,规模做到多大。用跟别人同样的价格战,销售量也可以翻一倍,但是企业没有赢利能力了。“在现在这个群雄混战的时期,每个企业的取向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用同样的战术去跟别人打架,这种消耗战对企业的成长没有好处”。他认为让自己“很优秀”,就是要构建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软竞争实力。
任勇表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的出发点不是追求量,一直不把“量”看成很重要的指标,而对经营质量要求比较高。“我们一直说企业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要向消费者贡献价值,在给消费者提供价值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有一个合理的利润回报,企业才能有发展的权利和再创造的能力”。他认为,企业不赚钱,没有利润,就没有能力做到对顾客长期的良好服务,也就没办法进行价值的再创造和后期发展。做不能创造价值的事情,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一些企业单纯为了追求规模,盲目扩大产能的做法,任勇并不赞同,“建成几十万辆的能力,规模放大了,但销量上不去,生产能力放空也是一种浪费,只有把产品更多的降价,才能带来销量的增长。结果扩大的量只对摊销成本带来好处,企业的整体利润并没有增加”。干6万辆时是这么多利润,干到20万辆时利润还是这么多。东风日产在投资方面一直很慎重,他介绍说,东风日产的产能增长和新车投放时间,一般只相差三个月左右,宁可产能相对不足,采用一些临时措施补上,也不会预先扩充产能再去找市场。今年春节前夕,TIIDA、俊逸都供不上货,轩逸1.6也出现断档情况,天籁出了春节礼包版后也供不应求。任勇说,这只是季节性销售高峰造成的产能不足,是波峰上的产能不足,可以用延点生产来对应。
“多培土,少刨根”,提高软竞争力
任勇说,东风日产更看重“软竞争力”,追求长远能走得好,保持和行业成长同步或更快的水平。强调企业整体运作效率,能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使各项指标都保持优秀。在流程上能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市场,而不是单纯靠一个产品打天下。
让任勇感到自豪的是,东风日产的劳动生产率、成本连续几年都是行业领先水平。他们的百元销售收入里所含的人工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奖金、福利、养老金以及社保费用等还不到两元,在汽车行业里绝对领先。产品品质达到日产的全球标杆水平,服务能力去年排名第二,售后客户满意度仅次于奥迪。“软竞争力是很强的,这些都为我的成长建立了基础,让我有比别人更多的权利享受成长,这才能支持企业长期走好”。
东风日产的原则是“多培土,少刨根”,绝对不用“减法”做事。任勇表示,日产公司长期坚持的“技术至上”信条,在中国将被继续贯彻。他把减少或改变配置降价以提高销量的办法,称之为“刨根”,而把维护市场,提升运营水准和服务水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称之为“培土”。
2007年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提出的“二的三次方计划”最后一年,按照计划,2007年东风日产的轿车销售目标为30万辆,相比2006年增长近50%,无疑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但是任勇对实现这一目标十分有信心,他为记者一一分析了各个产品可能达到的市场销量,并且介绍说,东风日产已经从影响公司长期发展的角度,提出了5个突破性的课题,强化国产化活动和业务流程优化是其中的两个重点。还成立了以总部长为组长的5个跨部门小组,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任勇向记者表示,东风日产在还没有引起竞争对手足够重视的时候,在还没有被自身的庞大机构所拖累的时候,在还能保持快速前进惯性的时候,争取跑得更快一些,长得更高些。我们衷心希望东风日产这个“狡猾”的战略,能够取得成功。
照片:任勇,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