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750定价悬疑终于尘埃落定,2.5L售价23.18万~27.68万元,这一价格已经跟凯美瑞不相上下。作为一款自主品牌的中高级轿车,荣威750究竟有何底气采取了这个价格策略?
日前,作为国内第一款量产的具有英伦血统的中高级轿车———荣威750定价悬疑终于尘埃落定,2.5L售价23.18万~27.68万元,从同级配置的车型对比来看,荣威的定价策略十分明显,“咬紧”凯美瑞;再从此前所公布的大量数据和技术配备标准来看,将大量高级车或同级车高端车型才会使用的技术作为标准配备的荣威750,将从技术而非简单配置方面,对中高级轿车市场产生强烈冲击,该细分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否将从价格、配置的竞争回归到技术的竞争,这才是许多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
从品牌发布到产品面世,上海汽车的荣威品牌从市场推广,到网络营销建设,再到产品改进设计,一系列动作都备受关注,其迅速的反应、有序的市场计划也得到了业内的积极认可。然而,荣威750的定价问题却迟迟没有消息,也因此成为近期来中国汽车界的“哥特巴赫猜想”。
荣威750的定价将直接决定这款车型的市场定位、走势,甚至事关上汽自主品牌整个后续计划的成败。对上汽而言,荣威750的定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以荣威750原型车罗孚75在欧洲市场的市场定位及售价来看,2.5L区间罗孚75比蒙迪欧贵了24%,比雅阁贵了20%,与3.2L的帕萨特价格接近。以整个英系车来看,从劳斯莱斯、宾利、捷豹到Mini,英系车向来摒弃大众消费阶层,以其固有的鲜明特点独走高贵、稀有路线。
然而,在国内市场来看,作为荣威750的原型车罗孚75的认知度并不高,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荣威又如何与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通用别克等成熟车型品牌相抗衡?
对于定价,上汽面临的问题是,荣威750是向市场低头,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换来前期的市场占有率,还是坚守高贵血统与产品品质,自信地面对挑战,以品牌带动市场销量?从荣威750最终定价来看,上汽俨然选择了后者。上汽不希望被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这次比拼的非价格也非配置,而是实实在在的汽车技术。从定价来看,2.5L荣威750价格紧紧咬住了2.4L凯美瑞,以价格持平,产品技术配备胜出一筹的竞争策略,为上汽首款中高端自主品牌产品迅速找到市场定位。
首先来看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众所周知,气缸的排列方式对于发动机的功率、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V形与直列相比,做工成本增加,但是随之带来的则是有益的动力性能。在中高级轿车市场领域,能够使用V形6缸发动机的很少,原因很简单———成本。荣威750则采用了航空及全铝V形6缸发动机,该发动机与路虎神行者(Freelander)同出一源,经过重新开发调教后,荣威750的184ps表现已经超过了神行者177ps。
此外,荣威750采用的是国内第一个加装凸轮轴减震器的发动机,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滚压设备生产的新曲桥疲劳强度比一般产品提高了近150%,EVIC-iii三段式可变进气管比国内领先的二段式更加优化了发动机进气系统,德国西门子为荣威750专门设计的EMS发动机管理系统,加上赛车标准的大面积发动机冷却系统,对于基本采用直列四缸型发动机的竞争对手,荣威750的发动机性在输出功率、最大扭矩方面已经领先。
从汽车的安全性能来看,荣威750从标配到高配都采用了同样级别的安全保障系统。ABS+EBD+CBC+MSR+TCS+VSC六位一体超越主流的主动安全系统SCS,很快将被美国高速公路交通与安全管理署(即NHT-SA)规定为大多数轿车的标准安全配置。在国内,大多数轿车则仅仅停留在ABS+EBD的初级阶段。将其作为标准配备应用到一款中高级轿车身上,是荣威750在技术标准上的公开挑衅。此外,荣威750的双面镀锌钢板厚度比同级车厚了13个百分点,抗扭矩刚度提高了50%,前副车架采用了“一次性液压成型”技术而成,实现了无缝技术。
国内汽车消费正日趋从一些气派、显富的非理性因素追求转向对汽车真正实用价值的追求,汽车的动力操控越来越被消费者关注,同时,关注环保节能、道路安全也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因素。
对于价格、配置敏感的中国消费者也在逐渐了解汽车,以荣威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进入,也正是迎合了这样一个趋势。
如果说,去年凯美瑞的上市,将这一细分市场的大部分车型都卷入了价格战的漩涡,那么,荣威750的上市,势必将引起技术标准的重新洗牌。(多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