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腰鼓扭陕北
到了陕北,你会觉得”年”很长很长,因为这里的人们从腊月起就开始忙活了,装扮窑洞、置办年货、挂起红灯,当然也少不了活动活动筋骨,因为从农历正月初三开始,老百姓们就会自发地组织起腰鼓队、秧歌队,挨家挨户去拜年(当地人称为“沿门子”) ,直至正月十五达到高潮后结束。
陕北秧歌,是民间各种艺术表演活动的总称,腰鼓则是秧歌的主体,陕北人把这种活动叫“闹秧歌” ,也叫“闹红火”。主要分”大秧歌”和“踢场子”两类。大秧歌是集体性歌舞,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 “踢场子”的人数为偶数,男持扇、女舞绸。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犷,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陕北秧歌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 ,主要有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等角色,一般由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起唱,锣鼓间奏,群众合唱最后一句,所谓“锣鼓一响,喉咙发痒”。
如果在陕北想专心品尝元宵节的味道的话,那么一定不要错过绥德县四十里铺镇“转九曲” (也称“转灯”)的壮观场面。用高梁秆栽成的灯场似一个四方城,城内设有九个小城。在灯场栽好但还未点燃时,还会有“转黑灯”的说法,也就是一对对刚结婚或者结婚多年至今还没有男孩的夫妇们提前来转灯,据传说转了此灯能生男孩。至于整个转九曲过程中谒庙、秧歌、偷灯等等程序,都有相当严谨的形式、特定的含义和固定的唱词,还是在看热闹时找个当地的老乡做“翻译”才会不枉此行。
[行车线路]
西安--318公里--延安--164公里--绥德--20公里--四十里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