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油彩闹陇州
听说要去陇县看社火,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这也是我心中早巳期盼的了,总认为赶回社火才算真正过回大年。社火,要是一回赶不上,可足足要再等一年了。
我们正月十四凌晨6点就从西安开车出发,直奔宝鸡以北的陇县 (古称陇州),听说陇县的社火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民间文化历史遗存,以哑社火(不唱)为主,在社火表演当中能看到源自秦、周时期的“傩”舞的影子。根据当地人的指点拐向陇县县城东南的黄花峪,在村口就能听到一片锣鼓喧天。
当我们赶到时大约9点多,刚好遇到其它两村的社火从村口进入。在这里能见到的社火多为走社火和马社火两类,每一队社火基本的结构是“管家”带队(负责引路和收取礼钱,一般1至2人),三五锣鼓紧跟其后,有着各种扮相的送福造型尾随着鱼贯而行,偶尔由社火队里忙前忙后跑着的小孩子来收取 “红” (一般为红色被面或者红布条,也相当于礼钱的一种)。在外人看来,闹社火这种年俗,更像是有组织、有规模的集体大串门。
当我们高兴地赶着一队队被浓重油彩装扮的社火队瞧热闹时,一户人家的男主人一边燃放爆竹,一边说其实现在的社火规模已经远不如旧时了。以宝鸡市陇县的黄花峪为例,近些年来每次组织起三四百人闹社火的花费大概在7000元,而送福收回的礼钱也不过2000元左右(自然串的门越多,可能收回的礼钱就越多,能用于这番闹社火的花费就越多),经费不足的部分只有靠在庙会上出售赠礼或者庙会上其他名目的收入来补贴,也算是一项不易的活动,怪不得规模逐年在减小。好在农村这片仍淳朴的土地上,无论人们需要奉献多大的辛劳、背负多重的生活压力,都会努力保留着祖上的这份智慧,封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朴素态度。
正月十五的凌晨两三点开始,陇县各个村的社火队就开始化妆,准备迎接这天的社火大赛了。这时的村委会办公室被挤得满满登登,男男女女脸上早巳被油彩涂得”面目全非”。陇县一带的社火脸谱历史久远,以夸张的手法运用各种不同的图案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等性格特征,据说光叫得上名的就有108种。
上午9时许,陇县每年一度的社火大赛如期开赛了。县城的中心是中国模式般的大广场,绕着它划定了社火队行走的路线。广场中央搭起的主席台自然是观看社火的最佳角度。9时许,周围的四条大街上就陆续开来各村自发组织的社火队,离县城中心近的村子有三五公里,远的恐怕仅赶路一项就要费不少功夫了。
县城街道铺满了十里八乡来看热闹的人,眼神里闪出的都是当地人的喜悦、外地人的惊讶、孩子们的新奇。而老人们则很满足的样子,既然挤不过更多的人,干脆就远远地张望着,毕竟年年都会见到社火,只不过在老传统的方式上加入了许多新鲜玩意儿,例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类的口号,被捆绑在观音菩萨等各路神仙身上,还算勉强解释得通。
虽然社火大赛在接近中午时分就结束了,但社火队的游走会这样再持续一天,而它带给人家的祝福与欢乐大概一直会持续全年了吧。
[行车线路]
西安--120公里--凤翔--45公里--千阳--39公里--陇县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