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被南汽人称为“中国第一个自主国际汽车品牌”的MG名爵在北京正式发布,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总经理俞建伟与旗下名爵(MG)公司总经理张欣等重量级人物尽皆亮相。MG车主俱乐部主席和MG车迷俱乐部副主席两位“大侠”也专程从英国赶来助阵,据说还带来了“全球数十万MG车主对MG名爵的期待和问候”。品牌定位语:“让心跳加速”则是由原来MG的品牌核心“getinandraiseyourheartbeat”直接翻译过来的,这一切都要表明一点:MG名爵是正宗的“英伦血统”。
拥有80多年历史的MGROVER公司有着百年历史,是英国最大的独立轿车制造企业,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一直享有很高声誉。近些年来,由于经营不善,品牌多次易手。2005年7月,南汽花5300万英镑,全盘收购了MGR及动力总成公司资产,次年3月27日MG名爵项目在南京启动。据称短短一年时间里,南京名爵(MG)已“掌握和消化了MG的各项核心技术”,并成立了国家级汽车研究院,“奠定了MG名爵后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实力支撑”,还取得了第一批MG名爵配件出口欧洲,第一台N4发动机、第一台MG-7整车、第一台MG-TF整车相继点火成功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3月27日第一辆MG名爵下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品牌发布会上,南汽除特别强调MG名爵的“英伦血统”外,还注意突出它是“国际化自主品牌”。“英伦血统”与“自主品牌”,看似截然对立的两个概念,如何在MG名爵身上实现统一?也就是说,原汁原味的MG名爵算不算自主品牌?
一直以来,尽管总有人爱把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开发划分成很多“模式”,实际上最初阶段就是两种“模式”:模仿抄袭型和海外委托设计型。因为多年来,我国轿车工业一直在走合资道路,引进技术,使用别人品牌,只有少数没有资格合资的“非主流企业”,迫不得已在搞自主开发,创自主品牌,而他们实力有限,自主品牌就一直停留在低档次与低价位上,总也翻不过身来。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几年,奇瑞、长安等一些企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始走上了合作设计的道路,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曙光。
与以往自主品牌所走的道路截然不同,上汽与南汽创建自主品牌选择的则是另一种模式。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又购买了罗孚软件,南汽收购了MGR公司资产,包括一套完整的生产研发设备、4个整车产品平台、3个系列发动机、一个变速箱产品和一套百年积淀的无形资产,并获得了高档品牌MG品牌的所有权,使之可以一步到位进入高档车领域。这就如同花钱购买了一台高清晰彩电,搬到自个儿家里,当然就属于自己所有,不仅快捷地获得了自主品牌,而且是一种真正意义的高起点,使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获得了一个较高的出发平台。南汽表示MG名爵将利用MGR的品牌效应和原国际销售网络,使自主国际品牌产品快速走向国际市场,打造一个真正的自主高端国际化汽车品牌,打造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汽车企业。因此它既可以理直气壮地打自主牌,也可以强调保留它的“纯正血统”。
略显不足的是,上汽购买双龙,规模较小,且主要在韩国生产销售,在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形成影响力。而收购的罗孚,虽然购买了软件,但未能获得品牌,必须重新打造品牌。好在上汽旗下有两个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不仅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积聚了目前中国最多的汽车开发力量,具有自主开发中高档车的能力。
现在上汽面临的苦恼是,它推出的自主品牌轿车荣威,尽管有着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但由于没有拥有罗孚品牌,总是被人质疑拷贝了罗孚。人们对上汽自主品牌的要求是“越不像越好”,与之相反,人们对南汽MG名爵则希望“越像越好”,越是“原汁原味”越好。MG名爵是否还是原来的MG,既是人们的要求,也是人们的担心与顾虑。“越像越好”是对南汽人能力的严重考验,首先是对MG品牌全面继承,第二还必须自主创新,提升它的技术含量。老品牌如不创新,也没有生命力,看看二三十年前的奔驰、宝马,和现在有多大变化,但它仍然是奔驰、宝马。
对于人们的这种担心,俞建伟给出的解释是,南汽有60年的造车历史,横跨重卡车、客车、轿车,特别是依维柯。在欧洲市场,卡车技术要求并不比轿车低。收购MG的是全套设备工艺技术,品质一流,焊装、发动机都是原汁原味,只不过从英国搬到这里而已,这是一个核心的保证,技术承传上也没有问题。人员结构是按照全面的国际化战略运作,首先考虑引进国际化人才,在英国保留一个开发团队,是产品发展战略的支撑。另外也吸收了国内其他行业内有经验的专家,现在MG名爵团队有1100多人,来自五湖四海。只靠南汽的队伍,肯定不行。
就在南汽发布MG名爵的当日,上汽公布了荣威的售价,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特意安排。无论是上汽还是南汽,最终考验他们的将是市场,是骡子是马都要拉到市场上遛遛。
程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