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奇瑞点燃导火索 年底车价全盘震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 06:34  中国青年报

  奇瑞疯了。

  对很多汽车厂家来说,奇瑞的很多做法确实如他们自己所说:“不疯狂,就死亡。”12月3日,奇瑞汽车在济南宣布,在推出3款主力新车的同时,对其旗下共6个品牌的47款车型实施降价、增配,降价幅度为4000元至上万元不等。在北京车展刚刚结束这个敏感时期,奇瑞的这一狠招儿无异于对业界宣战,同时也点燃了今年年底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导火索。

  就在奇瑞宣布降价的同时,中高档轿车市场也风云再起,广州本田的经销商对旗下的雅阁车型售价进行了调整,其中,2.0标准型的最低售价为18.86万元。据悉,在上海市场上,雅阁最低可以卖到17万多元,优惠幅度达2.5万元至3万元。广州本田的一家经销商表示,公司确实对促销进行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年底价格已经降至最低。

  在奇瑞降价的47款车型中,V5的价格直接进入10万元价位区间;随着1.8L车型的推出,东方之子的价格下调了超过1万元,进入8万元区间,树立了中国B级轿车新标杆,同时也成为中国车市10万元之内最豪华、配置最高的车型;而A5的价格也下调了4000元,进入6万元区间,成为中国车市唯一一款超过4.6米的6万元级车型;旗云以4.98万元极其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使人惊叹5年前同级别车高达20万元的“天价”;QQ6更是随着1.1L发动机的配备,直接进入3万元区间。

  此次降价,在汽车界引起的轰动效应是可想而知的。业内人士分析,奇瑞这次突如其来的大行动,不仅快,而且“稳、准、狠”,在大规模年底促销即将开始之时,势必会引发国内车市同级别车型价格的全面震荡。据悉,在奇瑞公司内部,此次行动被命名为“飞跃07”,是奇瑞为2007年市场战略所布下的第一颗棋子。

  事实上,奇瑞并不是此番“吃螃蟹”的第一人。就在北京车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吉利汽车已经悄然下调旗下9款车型的价格,其中主要是吉利热销车型自由舰。据悉,除1.3L基本型外,自由舰其他7款车型均降价3000元,与此同时,吉利也发布了金刚1.5L车型的价格,最低售价为5.98万元,比原先1.6L金刚标准型6.68万元的价格也下探了7000元。

  然而,吉利降价的消息却被车展的大规模报道所淹没,市场反响并不大。有意思的是,当时媒体正在为“车展会不会引发新一轮价格战”而争论不休。多数媒体认为,汽车价格已经基本触底,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因此,大规模降价的可能性很小。这看似很有道理的分析,却由于奇瑞“飞跃07”的推出而不攻自破。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上,奇瑞这个民族品牌再一次起了“鲶鱼”的作用。

  那么,奇瑞降价的连带效应到底有多大?汽车市场还有没有大规模降价的可能?年底价格战是否已经提前上演?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的一些汽车销售网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奇瑞降价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没有出现,在不少4S店,除了常年都会有的优惠促销外,更多的是打起新车牌。这些新车,主要以改款车型为主,如标志206天窗真皮版、君越豪华导航版、07款奥德赛圣达菲2.7V6豪华版等。这些主流车型在改款的同时进一步增加配置,但价格并没有上调,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降价。

  对不少经销商来说,随着“年关”的逼近,压力也越来越大。和往年一样,“压库”现象依然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12月1日起没有装载OBD系统的车型将不得在北京市场上销售,但在市场上,这些不符合标准的车却依然在销售。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这是厂家下达的指标,不能退货。因此,他们只能先行对车进行环保检测,在可以销售的前提下低价促销。

  “压库”现象的存在,让经销商打出了“改款新车”和“降价促销”的组合拳,迎合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刺激年底车市消费,以完成厂家的年终任务,拿到更多的返利。从经销商提供的信息来看,从11月底至今,国产品牌车型中已有超过50款价格集中下调。其中,降幅相对较大的是小型车和中级车,如思迪威驰雅绅特乐风飞度伊兰特凯越御翔花冠和雅阁等,降价幅度基本上都在10%~20%之间。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不少厂家都大幅度调高了主流车型的产销目标,厂家和经销商都将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降价促销将成为年底拉动销量的主要手段。因此,今年年底车市的竞争将丝毫不逊于往年。

  然而,就在一片“降”声中,东风日产近日却宣布誓不降价。东风日产表示,从12月1日至春节前,如果企业旗下产品有降价行为,专营店将对所有差额进行补偿。据介绍,这是东风日产为刺激岁末车市推出的一项特别举措,其目的是为了在保持价格坚挺的前提下,有力刺激消费者的信心。

  “降价补偿填补了消费者预期和市场行情的差距,对许多无心卷入价格战的品牌来说,在降和不降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东风日产此举很可能会引起其他品牌的跟风。”一位业内人士称。

  本报记者 黄少华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