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还需假以时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10:37  青年参考

  每天在很多城市,中国的工厂都要生产大量的货物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市场,比如DVD、微波炉、家具以及鞋等等。因此,对于中国工业革命的进步并不需要惊奇,现在西方汽车制造商和他们的工人已经开始担心,中国汽车将很快就开始侵入了。

  但事实上它可能并不会有这么快。

  尽管关于中国要占领这个重要市场的担心不断增长,但是从现在看来,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想要真正开始大批量的出口自己所设计和生产的汽车至少还是需要几年的。他们本来希望能在2007年开始在美国销售自己的品牌,但现在他们不得不把他们的这个计划暂时搁置了。

  如今,很多中国的汽车人士表示,可能最晚到2020年他们将有准备的挑战世界汽车市场。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会跟随日本汽车厂商的步伐,以廉价车来打开市场,而仅仅是为市场提供那些新设计的标准车型。

  不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的威力有多大,至少现在证明与先来者相比,他们想要制造适合西方人口味的汽车的难度更大了。尽管中国车很廉价并在可靠性上逐渐向西方靠近,但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产品的风格、安全性等方面并没有完全符合标准。去年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德国汽车俱乐部测试了来自中国一个小型汽车制造企业的运来欧洲的700辆车中的一辆,结果试验结果却让人感到尴尬,这辆车是该组织20年以来所测试车辆中表现最差的。

  大部分准备出口的中国企业现在都变得很谨慎,因为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一位在吉利集团负责国际金融的海外人士表示。来自像吉利和力帆这样企业的小型车有着非常充足的头部空间,但是在西方的其他测试上却无法达到标准。中国车的外形倾向于简单的曲线和直线设计,这对工厂锻炼钢铁是很容易的,但是在西方的标准中这看起来很刻板。

  同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还面临着由于国内流通上涨所引起的工资上涨,这也增加了他们的出口成本。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蒋雷说,“我们不能只单纯的依靠成本优势,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对在与国外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的过招中持续销量下降的底特律车商而言,任何拖延都是一个好消息,对即将来到的中国汽车的冲击,现在这种额外的时间能够帮助他们保护好他们的市场范围。这也可以帮助他们消除与中国之间持续增长的贸易逆差所带来的不安,今年已经达到了1850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增长。尽管近几个月,这种不安已经从底特律车展传递到了巴黎车展,但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制造商并没有显现出任何不可思议的模式。就像中国的其他工业一样,汽车业已经被国外的合资公司和跨国公司所主导,这些公司现在是在本地进行生产销售,以后计划出口。

  西方人士的这种担心源于今年底特律车展时吉利汽车展出了自己所研发设计的一款小型车,并计划要在明年出口。同时,奇瑞汽车也宣布计划明年向美国市场出口一款由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研发的车型。但现在,吉利海外的某成员说,他的公司近两年没有计划出口美国。同时,奇瑞也把他们出口美国的日期向后推了两次,第一次从2007年到2008年,第二次推到了2009年。

  其他的中国汽车公司更加谨慎。上汽、一汽和东风汽车这些跨国公司的合资伙伴也开始了他们生产自主品牌的步伐,在近期也都开始了减缓出口的步伐,他们也拒绝为向欧美市场的销售设立目标。

  当然,中国汽车的优势最终还是会帮助他们,低劳动力成本毕竟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此外,政府也对汽车业给予很大的支持,给他们提供了最便宜的土地,并靠近海港。比如,吉利的工厂在宁波,距离码头仅有600码。此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无形支持。

  但是在对大部分中国汽车公司参观后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没有准备好参与全球竞争。奇瑞推迟了出口的计划,并集中对安全性的改进。奇瑞在美国的总代理商马尔科姆·布瑞克林表示,现在奇瑞已经意识到除了价格,美国消费者更看中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他说,如果奇瑞汽车现在进行碰撞试验的话,他们肯定可以通过常规试验,但是他们还达不到五星级标准。广州本田现在已经开始向比利时出口轿车,戴姆勒·克莱斯勒正在就合资的最后细节与奇瑞进行沟通,到时由奇瑞生产的道奇小轿车将出口到北美市场。南汽也购买了罗孚的技术和设备,但是据有关人士介绍,在第一批向美国市场出口的四款车中,有三款车是由英国设计的,只有一款将由中国设计。而在德国遭遇“碰撞门”事件的陆风,也将开始他们再次踏上欧洲市场的征途。

  日本和韩国汽车通过一系列经济实用的小排量车打开了美国市场,如今中国也将从低价起步。但是如今的全球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中国必须要在生产能力和技术上比以前的企业发展的更快。而且,为了符合美国的安全和排放标准,随着质量的提高和更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现在中国汽车制造商享受到的由于劳动力成本低限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终有一天会消失的。

  宋晓艳/编译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