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星-奔驰五年复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 09:30  中国经济时报

  一直以来,亚星-奔驰“绯闻”不断。合资双方性格迥异,引发连年内战,在日益萎缩的市场份额面前,中德双方终于痛定思痛,并协商决定:在保持双方股权不变的前提下,奔驰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由中方全权接管亚星-奔驰。沉默多年的亚星-奔驰终于动起了真刀真枪。

  换班结束的四个多月后,亚星-奔驰召开了2006年度商务大会。在会上,亚星-奔驰新的领导班子对外发布了包含其未来几年发展策略的“展翼计划”,并趁势推出覆盖客运、旅游、公交的12款新品客车。

  “亚星-奔驰将重归客车制造商第一集团。”临危受命的新任总经理李晓郑重表示。这位搞技术出身的高级工程师,严谨而坦诚,对亚星-奔驰的复出满怀信心,同时也不避讳谈及其以往过失。

  重新扬帆起航的亚星-奔驰,能否新貌换旧颜?考验的将不仅仅是以李晓为首的新领导班子的智慧和能耐。

  “联姻”得失

  资料显示,成立于1995年的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客车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其前身是江苏省扬州客车制造总厂,具有年产7000辆整车、12000辆底盘的能力,一度占据了国内客车行业领导地位。1997年,江苏亚星集团与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组建了亚星-奔驰有限公司(简称亚星-奔驰),双方各占50%的股份。

  奔驰的牌子、亚星的口碑,照理说,强者联手,其发展应势如破竹才对,但合资结果却让人跌破眼镜。有关历史数据显示:1995年亚星客车的产销量分别是5134辆和5118辆,1998年亚星-奔驰的销量为7720辆,而此后几年亚星-奔驰的产销量却一直走下坡路,今年也仅销售了1000多辆,原属于亚星-奔驰的“山头”逐渐被后来居上者攻占。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李晓心里不是滋味。他坦言,合资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事实是残酷的。由于亚星-奔驰对中国市场发展判断失误,导致产品战略背离了主流市场,从而错失了一些市场发展机会。

  据介绍,按照合资双方的约定,亚星-奔驰高管层是4年一届进行轮换,以前是中方和德国各出三位高管,完全参照合资50:50的比例配备人员。但是,在近10年的合资中,德方一直牢牢掌控着生产和销售权,最初制定的战略并不符合中国市场,但其固执己见,“产品价位过高,市场竞争力被大大削弱。”李晓无奈地说,我们希望卖便宜一些,切合中国客户要求,但德国人不同意,他们认为品质高,就应该走高价路线。

  在错误的市场和产品战略方针指导下,市场一步步沦陷。割肉让地,亚星-奔驰心急如焚。

  今年6月1日后,外方从管理和经营的层面转换到技术支持和管理监督的角色,由李晓、唐春庚、李跃平三人组成核心管理团队,李晓认为这样的安排是明智的。在不断的磨合与变革中,李晓总结了一些经验,他认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能够成功主要取决于三点:一是对市场要有准确认识,二是有能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三是要有明确的战略。“作为奔驰方,它依然有50%的股份在这里,我们身负让他保值增值的责任。”

  经历了人事大调整的亚星-奔驰,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赶上了好时候。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称,基于运行良好的经济环境,城市交通和公路交通的改善、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客车产销量直线攀升。有关数据显示,到2005年,中国客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7.46万辆和27.69万辆,中国客车以300亿元年产值、占世界客车1/3的年产量,在全球客车产销量中拔得头筹。

  “但同时,市场对客运车辆也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四者缺一不可。”张小虞说。“市场对客运车辆提出的要求越高,对我们则越有利,这正是合资带给我们的优势。”

  “与奔驰合资后,在深度研发上,合资公司花了大量的财力送公司技术人员到德国奔驰的各个子公司去学习,学到了一部分宝贵的核心技术,比如对产品准确性的控制能够保持精确度在95%以上。”李晓说道。

  他称,合资后,亚星-奔驰在管理层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更注重市场分析,建立了市场部,懂得结合竞争对手的优缺点制定车型战略;引入了奔驰在产品开发方面‘质量为本’的理念;在生产管理理念方面,引入了5S管理等。

  凤凰涅

  在商务大会的现场短片中,亚星-奔驰以鹰自喻:传说鹰有两次生命,当它活到一定年龄时,爪子就开始老化,此时,它需用喙击打岩石直至旧喙脱落,长出新喙后即啄掉脚爪上的老皮,再将旧羽拔掉。五个月后,鹰长出新的羽毛,重返蓝天,获得重生……

  五个月,鹰涅 重生;而亚星-奔驰则把五年作为自己“复活”的时间底线。

  时间紧迫,亚星-奔驰早在年初就着手变革。而在本次商务大会上,李晓发布了亚星-奔驰“展翼计划”,它包括产品推进行动、营销推进行动、增值服务行动、质量推进行动、供应体系优化行动和机制改革行动等六大行动计划。亚星-奔驰希望通过与主流客户群的多层次合作,迅速恢复市场;再经过五年左右的奋力冲击,重新回归客车制造商第一集团。

  为制定正确的产品战略,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亚星-奔驰相继组织四支队伍走访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家运输公司、旅游公司和公交公司,专门就2007年的产品开发进行调研和论证,目前调研已结束,正在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

  在10月16日这一天,亚星-奔驰同步推出三个系列共12款新产品。据介绍,这三个系列分别是长途、公路、旅游、团体客车系列;奔驰高档豪华客车系列;城市、城郊公交客车系列。其中,YBL6890GH、YBL6110GNH、YBL6123H、YBL6119H、YBL6118H、YBL6105H等都是针对市场对安全、可靠、省油等需求特点全新开发的产品;YBL6739、YBL6850H、YBL6891H则是市场畅销的改进型产品;YBL6123H、YBL6970H两款产品则分别采用了业内领先的三段式底盘和直大梁底盘。亚星-奔驰副总李跃平介绍说,第二批适合旅游、团体、公交市场的新产品也将在明年3月份之前面世。

  据了解,在12款新品中,只有一款客车使用了奔驰的原装底盘和发动机,其他11款都是在学习奔驰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产品。李晓告诉本报记者,合资近10年,亚星-奔驰一直下功夫学习奔驰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产品的安全性是亚星-奔驰最乐于谈论的话题。据亚星-奔驰技术部负责人介绍,权威的研究表明,驾驶员直接视野获得的外界信息占安全驾驶所需信息的95%以上。良好的视野性能是客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星-奔驰产品的前方视野、后方视野、以及特殊环境的视野,包括寒冷季节、雨、雾天以及夜晚条件下的视野在设计过程中都得到了实验和确认。“今年8月份,有一辆亚星-奔驰客车和另一品牌客车碰撞,对方是九死一重伤,而亚星-奔驰客车乘员则是一人轻伤。事实胜于雄辩。”

  低姿态的背后

  记者在商务大会期间看到,在参观12款车型时,每辆样车都配有专门的解说人员,不厌其烦地为参观者解析产品的性能和配置,居高临下、漠视用户的德国作风得到了彻底改变。

  亚星-奔驰副总李跃平称,以前由于中德双方对市场理念的不一致,导致整个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客户。自从6月1号调整了领导班子后,全面整合了亚星-奔驰的服务队伍,“今后,我们将遵循一个营销和服务理念:心随你动,以客户的需求来随时调整生产和服务理念。”

  “亚星-奔驰将在未来两年内投入巨资,首先是改善服务和配件的供应体系;其次是重新整合亚星-奔驰在全国的营销、服务和网络,并扩充现有的15个分公司,在全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立市场部,使销售、服务前移到市场一线。”李跃平告诉记者。

  李跃平透露说,明年将通过董事会研究,与客运企业进行多层次的战略合作。比如说和主要客户共同开发一些产品,实行联合销售,也可以用车辆和资金等入股,实现共建4S店的计划等。

  同时,为确保价格优势,亚星-奔驰将从采购、产品开发、营销等环节中去控制成本。“目前,亚星-奔驰产品的价格已比过去下降了10%多,争取在明年再下降5%到10%。”李跃平同时称,“由于前几年做得不好,目前仅在东北、华北等4个地方有配件部门。明年,我们将增加到8个,包括华东地区和东南地区。两年之内,力争在30多个市场部中都设立配件中心。”

  对于亚星-奔驰的新举措,扬州市委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副市长孙玉坤说,扬州市委、市政府对亚星-奔驰的发展,一直寄予厚望,且从未放弃过做强做大的决心。

  张小虞对亚星-奔驰提出几点建议: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掌握国内外优良技术资源,洋为中用,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留给你们的时间还有2至3年。”张小虞如是说道。

  面对压力,亚星-奔驰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记者 章小星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