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意味着加长版车型。之前,这个标识只有在百万元价位的豪车中才能见到,如奔驰宝马740iL、S500L、奥迪A84.2L、雷克萨斯LS460L等。然而眼下,由于公商务人员对车身及后座空间宽大的偏爱,加长似乎正成为一些中高档车型打开公务市场的有效利器。继奥迪在中国推出加长版A6L之后,同为高档车的宝马集团也于近日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加长14CM的5系轿车。此消息一经传出,各方反应不一。对于加长车身的优与劣,不同的消费者自有不同的看法。
支持方
加长车身是中国特色
理由:有容乃大。国人对“博大”的追求由来已久。房子要大,车子也要大。具体来说,加长车身的好处主要是获得更大的内部空间,可以跟更高级别的车型贴近,外观更气派行驶更平稳。
对此,有媒体甚至追根溯源、潜心研究后认为:“轿车后排加长在中国并不陌生。从桑塔纳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引进车型加长的要求,这似乎成了一种规律,凡是高档车首先考虑的就是‘加长’,这无论是奥迪、宝马,帕萨特还是别克,用户很在意‘后排空间’,市场认同。而加长版的吃香,近乎是约定俗成的卖点,成了一种共识。这是中国特色。在中国汽车消费者眼里,‘加长版’意味着档次和豪华程度,反映的是感官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是社会角色的物化,令人仰慕的辨识符号。尤其是当汽车消费尚未摆脱象征性的今天,‘加长版’成了‘礼仪’和‘商务’青睐的移动载体。”这段“精辟”的论述足以证明加长车型在公商务车市场受宠的必然趋势。
反对方
加长车身是画蛇添足
理由:稍微了解中国汽车史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合资品牌车在引进生产时总要进行“必要的手术”。国内车市在流行“两厢变三厢”后又玩起了“加长”:从爱丽舍VIP加长型到长城哈弗-派,从帕萨特B5到通用君威,从奥迪A6L到宝马530iL,不错,加长车身设计可以使外观尊贵大气、乘坐者更加舒适,但由此带来更大的车重,势必消耗更多的燃料,排出更多的尾气,占用更大的停车空间。
国外有人曾经计算过:“如果欧洲所有的车平均缩短10厘米,那么欧洲的停车场将减少1/3。”可见,车身加长设计无论从耗能还是污染的角度看,都与我国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加长车身直接影响的还有转弯半径增大、通过性降低、风阻系数增大,必然要损失操控性,这无疑是画蛇添足之举。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车身加长其成本相应增加,车价也就水涨船高。国内的加长车型如帕萨特、君威、奥迪A6L等的市场主要是公商务车,其后排空间在增加的同时配置也几近奢侈,这势必有助长公商务车“攀比”之风的嫌疑,显然与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相违背。
专家
公务车消费也要理性
“加长车型显然是冲着公商务车来的。”全国人大代表、神龙公司总经理刘卫东今年春提出议案《倡导理性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指出三个不理性行为误导了中国消费者:一是政府公务用车追求大排量、大尺寸;二是城市出租车更新纷纷追求高档豪华标准;三是在私车消费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跟风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现象。他同时表示:“这些不理性的汽车消费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汽车企业的投资方向和车型战略选择,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据统计,公车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公务消费开支之一,目前每年公车耗资至少在3000亿元至4000亿元之间,这还不包括新购车费用。公务车豪华风、攀比风、超标风屡禁不止,花样迭出。有关专家认为:限制公车消费应当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而公商务车的消费也要理性,不能盲目攀比。
记者黄明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