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的整体提高,零部件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近年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应该提高警惕,防止国外反倾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健康发展。
反倾销在增加
近年来,我国对不少国家的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幅很大,例如俄罗斯、印度、苏丹等国,已经迅速成长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巴西、瑞典、乌克兰、阿根廷、约旦等,零部件的出口金额也超过1000万美元,同比增长幅度较大。这些地区正是汽车零部件出口发生贸易纠纷的高峰地区。
2006年1月31日,乌克兰跨部门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决议,决定对来源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第三国的进口滚珠轴承发起反倾销调查;5月份和7月份,巴西汽车零配件业主工会连续两次要求巴西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电瓶、汽车轴承等零配件采取“特保措施”;8月,埃及贸工部反倾销局发布公告称,已经接受当地企业的书面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反倾销案发起新一轮的复审调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近期公告也表示,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征税,并设定到岸的最低限价。
据统计,最近一个时期,国外针对我国出口汽车产品发起反倾销案件就达8起,而这些国家,有很多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汽车零部件出口的新市场。从长远来看,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加上中国零部件出口秩序的不规范,未来极有可能再次出现国外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反倾销。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专家钟师认为,巴西、乌克兰等国,虽然整车工业水平可能比较薄弱,但依然会有自己独立的汽车工业体系,尤其是像印度等汽车零部件发展水平比较快的国家,更是应该时刻警惕他们为保护本国汽车产业所出现的贸易壁垒。
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向202个国家(地区)出口汽车零部件。中国出口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分布较广,遍布全球六大洲。其中,亚洲有46个国家(地区),非洲有54个国家,欧洲有45个国家,南美洲有39个国家,北美洲有3个国家,大洋洲有15个国家。零部件出口的区域在扩大,反倾销贸易摩擦也在增加,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低价出口是主因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接到的国外反倾销调查案例中,涉及的产品有汽车挡风玻璃、刹车盘、刹车鼓等,其中又以轮胎行业遭受反倾销频率最高、次数最多,主要还是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业内人士分析,汽车零部件屡屡遭到国外的反倾销,低价产品出口的迅猛增长是其主要原因。随着中国的低价汽车及零部件逐渐渗透到世界各国,相关的反倾销才变得频繁起来。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的数据分类,2005年,在汽车关键件分类中,制动系统出口额占关键件出口总额的近62.2%,包括刹车鼓、刹车盘、制动摩擦片等产品;在一般零部件中,以车轮轮毂、挡风玻璃等车身附件为主要商品,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的比例不大。
而像刹车盘、刹车鼓、汽车挡风玻璃等产品,已经多次在国外受到过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2001年,加拿大和美国就展开了对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的反倾销调查;2003年,加拿大的SPI公司提起针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生产的汽车油箱的反倾销申诉;2004年,秘鲁、印度和土耳其同时对中国轮胎进行了反倾销调查。
钟师说,以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的生产水平,短时间内大部分企业还无法进入世界先进的总成生产厂采购体系,大部分产品出口还是二级和三级的配套比较多一点,做某些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的部件,进入到国外的售后市场和维修市场,这些市场不像整车市场那样严格把关,国内零部件企业可以通过网上竞标或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竞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出口形势的混乱。
这是一个比较伤脑筋的问题,钟师指出,长此下去势必会陷入到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率低和研发投入低的恶性循环之中。对零部件出口企业而言,如何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如何加强物流、生产、管理能力以进入汽车零部件国际采购的行列中是企业应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零部件产品也需建立预警机制
在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中,汽车类产品最具增长潜质,为此,国家在2002年汽车出口开始提速时就建立了出口预警机制,但是一直以来,我国都把预警重点放在整车方面,所针对的也仅仅是汽车出口企业本身,零部件产业的预警模式有所缺失。
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薄弱,进入整车环节还是相对差一点。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较小,虽然说有像浙江等地的零部件企业在出口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群体,但整体水平不高,而研发的投入较高,又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积累过程,依靠低利润的产品来维持生存很难成为主流的体系。
针对零部件企业在质量和研发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国家机电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王琴华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预警模型和评价系统的建设,把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预警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预警模型和评价系统。运用贸易救急措施和其他各项国际通行规则,来发展和保护我国的汽车产业,包括零部件产业。
有资料显示,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品的贸易总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汽车业巨头到2007年前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累计将达500亿美元,其中70%计划瞄准中国,我国的零部件出口存在巨大商机。
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广阔前景,使得部分零部件企业进入到了跨国公司的采购体系之中,但目前我国的整车制造业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更是不足,要充分估计到实现出口目标的难度和问题,除了在质量、研发、服务、营销战略等基本功上做足以外,更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规范出口秩序,加强生产经营的管理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加深对一些零部件企业反倾销等贸易解救措施的认识还是非常必要的。(实习生 倪柏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