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晨骏捷出世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 12:07  经济观察报

  在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中,华晨汽车以9.22万辆的整车销量、同比增长62%的业绩重返“十强”,位列销售收入第七。

  “骏捷的适时推出,是华晨汽车今年全盘皆活的一颗关键的棋子。”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说,“上市仅5个月,便拿下4万辆订单。”

  作为华晨用来打翻身仗的“奇兵”,骏捷的提前上市成功,是祁玉民和宝马技术团队幕后力推的结果。

  2006年1月8日,祁玉民刚刚到任华晨4天,就有经销商找上门来抱怨,华晨主打车型尊驰卖不出去。

  然后就是零配件供应商表示,将停止给中华轿车供货,原因是尊驰原来签的是每年4万辆车的购货订单,而现在每年只要1万辆的零配件。

  事实上,当时中华轿车那条投资40个亿、设计年产10万辆的生产线,每天只生产25辆车。

  到2005年底,拥有300亿资产的华晨集团,3年累计亏损约28亿元人民币,外欠经销商10亿元。

  祁玉民认为,必须激活轿车生产线,华晨才有机会。临下线的骏捷进入了祁玉民的视线。

  按既定计划,骏捷的上市日期定在今年的7月份,产量1万。

  这个“慢吞吞”的计划,遭到了祁玉民的反对。祁给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死任务:骏捷必须在2月18日下线,3月18日上市。

  可是骏捷的很多技术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怎么办?   

  为解燃眉,华晨决定借助合作伙伴宝马汽车的技术力量。今年2月初,从德国宝马总部邀请来的一个技术团队秘密抵达沈阳,随即为骏捷“体检”。

  结果很快出来了,宝马团队对骏捷提出了超过100项的技术问题;同时,在他们看来,无论怎样快马加鞭,骏捷想提前上市也不可能。

  而祁玉民仍未听从宝马的意见。他坚持认为,骏捷必须在3月18日上市,才能够给华晨汽车带来翻身的机会。争执到最后,祁甚至和宝马交底:“如果宝马不接这道难题,华晨就另找意大利的汽车技术专家来解决问题。”

  华晨的坚持,最终打动了宝马技术团队。他们将技术团队做了相应的调整后,按时完成了骏捷后期在诸多技术问题上的改进和调试任务,最终骏捷在3月18日上市,且一炮而红。

  骏捷年产量从最初的1万辆,一再增调到如今的6万辆;年初陷于半停产状态的轿车生产线,日产能已由25辆提高到了300辆。

  骏捷的成功上市,带动了降价后的尊驰大幅增长,并使金杯新款阁瑞斯面包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倍多;  2006年上半年,华晨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上缴利税11亿元。

  “骏捷没赚钱。”祁玉民说,“但它激活了华晨。”

    记者 刘长杰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