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服部悦雄:丰田有些左右为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15:11  21世纪经济报道

图为服部悦雄

  “少数派”丰田出现扩张分歧

  “丰田汽车在中国还是少数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预计,今年丰田国产车和进口车的总销量不到中国市场的5%。”9月25日,丰田汽车在沈阳庆祝其援建的“中国汽车工业丰田技工培训中心”改造项目竣工时,丰田汽车中国事务所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5%,相对于丰田汽车制定的———到2010年占据中国市场10%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显然,一心想在中国市场后来居上的丰田汽车需要加快扩张的步伐。但是,在中国政府酝酿对汽车产能进行调控的大环境下,丰田内部、丰田与两位中国合作伙伴之间产生了分歧。

  政策背景下的分歧可能将延缓丰田占领中国汽车市场10%份额这一目标的实现进程。对于现年63岁、即将于两年后退休的服部悦雄来说,在他服务丰田30多年的历程中,尽管亲自推动了一汽丰田和广州丰田的成立,但是在任期内,他将无法看到丰田汽车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1世纪》:截至9月底,凯美瑞的销售情况如何?

  服部悦雄:凯美瑞今年5月底上市,至9月末已经生产了2万辆,销售达1.8万辆。从10月开始,广州丰田的月产量将超过1万辆,届时可以缓解凯美瑞供求紧张的状况。

  《21世纪》:中国市场在丰田汽车全球战略布局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服部悦雄:丰田汽车在日本和北美的市场份额均比较大,在欧洲市场则份额较小,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不大。

  《21世纪》:丰田为什么要援建"中国汽车工业丰田技工培训中心"?中心毕业的学生有多少进入了丰田在华的合资企业中工作?

  服部悦雄:丰田的企业文化是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培训中心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在业界同行,也可以说是在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工作,比如在华晨宝马、华晨中华、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等,并部分成为技术骨干,在丰田合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只是一小部分。另外,丰田每年会派几十名员工到这个中心来培训。

  《21世纪》:相比其他跨国汽车企业来说,丰田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较晚,又希望能够后来居上,但是中国政府正在酝酿对汽车产业进行产能调控,这将对丰田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

  服部悦雄:目前,丰田在中国的产能最多仅达到70、80万辆,如果要实现2010年的目标,现在的发展力度是远远不够。

  一汽集团、广汽集团都非常希望丰田扩大两家合资公司的规模,也曾要求丰田这样做。然而,这受制于中国政府的汽车产能调控的政策取向。中国政府认为汽车产业的产能已经过剩,从而制定较保守的政策,而丰田的两位合作伙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产能和产量仍然保持乐观,丰田夹在中间有些左右为难。

  其实,丰田没有什么所谓的“战略”。那么,如何发展中国市场呢?丰田内部同样存在不同的看法———部分高层认为丰田应该加快扩张速度,部分高层则不这么认为。

  《21世纪》: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将如何发展与协调一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两位合作伙伴的关系呢?

  服部悦雄: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接下来需要与两位合作伙伴扩大合作领域和规模。目前,我们唯有在现有合作基础上继续低调地稳步前进,进行合作开发,比如对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

  对于广州丰田来说,增加新车型是必然的,即使从经销商的利益考虑也是如此。广州丰田明年将至少投产一款新车型。

  《21世纪》:丰田汽车如何避免一汽丰田与广州丰田之间发生正面竞争冲突,从而影响丰田汽车在华的整体利益呢?业界都知道,大众汽车在华的两家合资公司的竞争状态已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服部悦雄:两家合资公司之间完全没有竞争是不可能的,毕竟它们生产的都是四个轮子的代步工具。有竞争是好事,包括与其它公司的竞争。只有存在竞争,才能互相提高。

  另外,要想把两家公司的产品线划分得一清二楚是不现实的,只能说尽量避免正面冲突,使二者的产品线能够互相补充。当然,这也需要两家公司各自努力。

  《21世纪》:距离你在丰田公司的任期结束还近2年的时间,你希望届时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会达到怎样的状态?

  服部悦雄:丰田的目标———到2010年时,在中国市场达到产销100万辆、占中国市场10%。今年丰田国产车和进口车的总销量预计也不到中国市场的5%。我们在中国市场上还是少数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习记者 史宝华)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访谈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