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中国人对“拿来主义”都是心存余悸的,对于所有的舶来品我们都喜欢增加一些自己的东西,来一个“中西合璧”,彰显中国味道。于是,我们有了芝华士加绿茶的天才创意,当然红酒也可以加点可乐,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喜欢这样,需求就是市场。这样的理论在汽车制造行业也曾经大行其道。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国外畅销的两厢车到了中国,都出现了一个“尾巴”,成为三厢车,却还卖得很好,或许这就是中国的市场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与多元化,这些拖着“尾巴”的三厢车又开始回归其本来面目,两厢原型车拿到中国,开始了“原装车型”的回归。飞度、POLO、利亚纳、福克斯、伊兰特、标致307等一系列的“尾巴”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能折射中国消费者心态规律的经济现象,近来也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
象征地位尾巴翘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两厢家用车鼻祖富康正式投产上市,但市场反映冷淡,似乎生不逢时沦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当时在国人眼中的轿车还是特权的象征,在国人心中像红旗、桑塔纳和捷达那样方方正正的三厢车才能称之为“轿车”。缺少后背箱的两厢车在老百姓眼中怎么看怎么别扭,而官员们更是不会喜欢自己的座驾缺少那个象征地位的屁股。从此两厢车忍辱负重的前半生就这样开始了。2000年,别克赛欧上市,通用跳过了国外原形两厢的欧宝可赛,直接投产了国外的三厢版,10万元的售价和趋之若鹜的消费者成为通用在中国的美好回忆之一。接着广州本田引进了飞度,出现在中国市场的飞度同样是拖着一个“尾巴”的三厢车,或许由于三厢飞度没赶上当年三厢赛欧的好时候,对于三厢飞度的出现,使得消费者产生了分歧,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人态度都是那么的明显。
观念进步尾巴变了
对于新生事物我们都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当私家车成为大众家庭触手可及的事物的时候,汽车从它所代表的财富、地位等符号中脱离出来,回归到它本身的交通工具的意义上来,所谓的“尾巴”开始不那么重要了。于是当三厢POLO和两厢POLO同一价格上市销售的时候,不被看好的两厢POLO大卖,三厢POLO反而处境艰难。GOL、GOLF、两厢飞度、标致206、雪佛兰乐骋等两厢车型开始慢慢升温。两厢车的朝气与活力开始像三厢车的沉稳发起挑战。
在一些消费者看来,三厢车都看了二十年了,出现审美疲劳也在所难免。想起费墨的经典名言:“在一张床上睡了二十年,已经开始审美疲劳了。”同时,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具有平民意识的年轻一代更是开始成为这些线条活跃的两厢车型的忠实拥趸。甚至三厢标致307、三厢福克斯等车型上市时,他们开始发出不满之声,大家似乎更喜欢他们的两厢兄弟。
原汁原味尾巴没了
7月,长安福特公司推出的两厢福克斯惊艳广州车展,其13.28-16.98万元的价格也略高于三厢福克斯3000-4000元。同时,有消息称北京现代正在考虑引入两厢版伊兰特的可能性,且两厢版伊兰特的价格将有可能略高于三厢版。而东风标致也即将推出两厢版标致307,让我们又多了一个期待。或许现在,汽车“尾巴”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消费者更在乎进入中国的车型是否是原汁原味。 记者陈旭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