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海燕 制图
记者 王 馨
长城、江淮这两大汽车企业要制造轿车早已不是新闻,坊间传闻也是铺天盖地。真实情况究竟怎样?申报项目是否顺利?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长城坦率陈言
虽然还没有得到发改委的批准,但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长城申报轿车项目之前,完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投资和规划,在产品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做了充分的考虑,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国家对自主品牌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只要我们研发的产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轿车项目的实施还是很可行的。”
早在2005年春天,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表示,长城汽车将从皮卡、SUV领域进入轿车领域,形成一个年产20万辆轿车的生产基地。如今,占地5万平方米的轿车试验场已基本完工。尽管这几天保定市连续下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但占地900亩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的基建工程依然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王凤英透露,工厂将于10月开始安装、调试设备,年底之前全面竣工。与此同时,长城自主品牌的轿车已经制造出样车,分别是1.0和1.3两种排量,目前正在国外进行最后的性能匹配试验,将于今年11月举行的北京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明年5月这两款车将实现量产。届时,企业将实现轿车产品在国内外同步上市的规划,做到全球同步销售。
王凤英介绍,长城在自主研发基础上整合全球资源,选择国际上很有实力的技术专业公司进行长期战略性的合作,仅轿车就有4款进行联合开发。长城自身的研发实力也比较强大,拥有技术研究院和工程院,在未来5年试验设备和试制设施的投入将超过5亿元,新车型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投入达到58亿元。“今后,长城所有的产品都要搭载自主研发的关键总成和零部件。”王凤英说。长城在SUV和皮卡领域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轿车项目的全面启动,将成为拉动长城汽车增长的又一大动力。根据长城汽车的规划,到2008年,轿车、MPV、SUV、CUV、皮卡整体产能将达到40万辆,长城将成为一个拥有SUV、皮卡、轿车完整的乘用车产品系列的汽车集团。
江淮三缄其口
与长城直率、高调地谈论轿车项目截然不同的是,江淮对投产轿车一事三缄其口。记者致电江淮的一位管理者,当听到“轿车项目”这4个字的时候,他一下子变得很紧张:“你已经是第30个媒体记者就这个问题给我打电话了。我完全不清楚,你就不要再问了。”记者联系为江淮内部配套的一家零部件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江淮很少向供应商透露轿车的进展,我们也不了解。”但他透露,发改委还没有批下来江淮的轿车项目,距离业界盛传的“呼之欲出”还有一段距离。
去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就已经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申请报告,随后发改委三次造访江淮,表示对江淮的汽车项目很支持。江淮的一位内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江淮的轿车项目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距离上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有些工作是很细的,需要企业上下协调。”
今年年初,江淮集团进行了公司内部结构调整,专门成立了乘用车生产事业部和乘用车营销事业部,还成立了乘用车研究院。江淮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区已取得3500亩的土地资源,首期正在开发的150亩主要用来兴建发动机厂房。据悉,轿车项目一期投入约18亿元,投资范围包括新建冲压车间及三条冲压生产线,改造车身涂装生产线、新增自动化输送设备,改造装配线并新增加焊接设备。同时,江淮汽车对轿车车型的开发和投放已做了充分的准备。
申请之路曲折
虽然长城和江淮为轿车项目做足了准备,但两家企业申请之路依然很曲折。国务院在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汽车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亏损增加,因此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家企业获得发改委批准的成功几率非常大。因为《通知》特别要求,所有新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现有企业跨产品类别的生产投资项目,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还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长城和江淮的轿车都属于自主品牌,这两家企业也有足够的自主研发实力。《通知》并不是要“扼杀”所有新上项目,而是选择性引导行业发展。谁能坚持到最后并获得批准,必然是真正“身强力壮”的优势企业。
同时,业内专家也提醒,在合资企业的产品占主角的市场上,国外厂商已加大对中国汽车业的资金注入、车型引进、金融信贷、汽车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渗透和控制,长城和江淮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轿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精益化生产、管理成本控制、渠道建设及配套服务建设等问题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