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小荣
8月8日,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与一汽-大众就速腾轿车的信贷销售开展了一种所谓的“弹性信贷”深度业务合作。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夏復瑞称“此次深度合作将成为中国汽车金融业和中国汽车工业制造业的里程碑”。大众汽车金融(中国)销售部总监方锦江也称“弹性信贷”在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上是一个创新,是为中国汽车消费者量身定做的汽车金融产品。
既然能提高到“里程碑”这样的高度,而且是专门为中国汽车消费者“量身定做”的,想必其意义非比寻常。那么,其意义到底是什么?这种合作又意味着什么?
消费者能得到什么好处?
据方锦江称,“弹性信贷”为消费者带来的最大实惠就是“低月付”和“贷款期末多选择”,从而多方面满足了消费者贷款购车的需求。
据了解,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推出的弹性信贷业务具体由三部分组成,即首付、月供和弹性尾款。首付的金额最低为车价的30%,月还款金额采取等额月供的方式,与银行贷款比较,每月约少付15%-20%;弹性尾款是保留在贷款月供的最后一个月返还,金额不超过贷款总额的25%。另外,13个月至48个月的贷款利率为0.5733%-0.6650%(单从利率角度看,似乎比国有商业银行略显高一些,但考虑到其中已包含了各种杂费,所以,比起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的基础上再加上诸如公证费、担保费、家访费等其他杂费计算,其利率总额仍然要低一些)。
根据一项车价为100000元人民币、贷款额为70000元、贷款期限分别为13、24、36和48个月的“弹性信贷”与“标准信贷”的贷款实例计算,其标准信贷的月还款额分别为5606元、3142元、2182元和1713元;而弹性信贷的月还款额则为4648元、2551元、1786元和1422元。
方锦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速腾2.0 时尚型手动档为例——新车价格173800元,首付最低比例30%,首付金额为52140元,贷款期限48个月,月付款仅2473元,只有在最后一个月要支付“弹性尾款”30415元。“这样,消费者在享受有车生活的同时,依然能够保留足够的财政空间来享受轻松、随意的生活。”
不过,这有点像那个关于猴子吃枣的故事——朝三暮四——尽管“弹性信贷”每个月都可以比“标准信贷”少交一点儿,但到了最后一个月也得全部交齐,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不用着急,一旦尾款交纳时出现困难,还有另外的解决方案。”方锦江说,大众金融为用户还提供了弹性尾款返还的另外两种选择方式:再延长贷款期12个月或者以“二手车”再置换一辆“新车”。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程序,贷款人可以再得到一个12个月的还款延长期限,或者干脆将原本就是用贷款购买的、已经开了三五年的旧车通过“置换”的方式再换得一辆新车,从而再得到一个13个月至48个月的贷款周期。
对于这种看上去很有诱惑力的汽车金融产品,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大众品牌市场推广部总监王枫直言不讳地说,消费者只需首付52000元就能够获得一款全新的速腾2.0轿车,这对消费者无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我们相信这项全新的购车方案不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方便更实惠的购车服务,而且也能够使速腾轿车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弹性贷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俗话说“无商不奸”,或曰“无利不起早”。为什么一家外国汽车金融机构要向中国消费者推出这么一项看上去有点儿“吃力不讨好”的业务?
表面上看,大众金融想帮助消费者解决的问题是:花了173800元买车就没钱买房子、接受再教育和养老了;为了做到既能买车又能保证生活质量,因此提供了最经济实惠的“弹性信贷”方案。如此一来,消费者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即可超前消费,同时也增加了个人的可支配资金,特别是帮助消费者建立起个人信用资本(良好的还款记录将成为其信用资质的重要依据)。而且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大众金融还制定了极低的入门门槛:只需要身份证、驾驶证和工作单位证明,就可以申请贷款,并在短短4个工作日内使申请人可以得到贷款。特别是“我们与其他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将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寻找能够证明申请人具备贷款资格的证据。”(方锦江语)另外,接受客户的类型也广泛到可以是外地人、外国人、公司甚至出租车。
但实际上,对于依附于汽车制造商的汽车金融公司来说,其最终目的则在于促进该品牌汽车的销售。方锦江很坦率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把那些由于资金原因而不能购买一汽-大众产品的潜在客户引入展厅;第二,把越来越多的现金客户变为贷款客户。”
据了解,大众汽车金融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已经有50多年的汽车金融经验,在欧洲有9000多家合作经销商,业务遍及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29个国家,到2005年底拥有4300000份有效贷款合同。它隶属于大众汽车集团,主要金融业务分为三大类:大众汽车银行(与一般商业银行功能相同)、大众汽车租赁(不是中国国内那种一般性租赁,而是一种长期租赁,相当于“以租代售”性质)和大众汽车保险。据称,2005年大众汽车每销售3台大众车就有1台是通过大众汽车金融服务的支持完成的。而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则是大众汽车金融服务股份公司的在华的全资子公司,早在2004年9月就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独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目前在北京有20家一汽-大众的经销商展开了汽车分期付款业务,并不断向其他省市推广。
作为一家大型汽车跨国公司来说,大众汽车这两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不断下跌,大众品牌的经销商们也在嚷嚷钱越来越不好挣,有的干脆改换门庭,跑别人家卖车去了。为了改变这种颓势,大众中国一直在进行战略及战术方面的调整。而大众金融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大众汽车销售;帮助经销商把一次性购买的客户变成终生客户”(方锦江语)。
“传统的降价方式将直接影响一个品牌的价格体系,而厂家、经销商和汽车金融公司联手合作的好处就在于,利用汽车信贷,通过厂家或经销商分担部分或全部的贷款利息,使用户得到好处。”方锦江说,与一般的降价相比,“弹性信贷”的好处就在于,汽车仍然按建议的零售价销售,汽车的价值没有出现变化,顾客得到了好处,客户忠实度得到增强。
好铺的路与难趟的水
如果把设计汽车金融产品比喻为“铺路”,那么,把这种产品投放到汽车金融市场上去就好比是“趟水”。谁都知道,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还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这“水”还混得有点看不见底。
没有资料可以显示200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到底通过汽车金融贷款帮助汽车制造企业卖出了多少辆车,但记者在北京某商业银行一家面积不算小的营业厅的调查让人吃惊:在这家交通还算便利的营业点,2005年全年只完成了三笔汽车信贷业务。在这家营业厅,你甚至找不到一份关于汽车信贷的宣传资料,它们都以“原始文件”的形式静静地躺在楼上办公室的抽屉里。尽管中国人已经习惯通过贷款买房子,但人们还是不愿意看着天天跌价的车子掏腰包。
而让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心有余悸的则是“信用危机”带来的可怕后果。我国的汽车市场曾被描述为“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汽车市场”。火爆的汽车市场带来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迅猛发展。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01年至2002年汽车销售井喷时期,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在个别城市曾达到了消费贷款总额的30%,但从2003年起汽车贷款就出现了大幅下降。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表明,6月底汽车类消费贷款余额1833亿元,但到了9月底就下降到1600亿元,净减少了233亿元,这一年贷款购车只占汽车总销量的5%,远远低于前两年30%以上的水平。
导致汽车信贷业务萎缩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信用机制的缺失。与很多从事汽车金融业务的外国人一谈起这个话题,他们的一致反应就是“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缺乏个人信用体系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在汽车信贷火爆的时期,一些地区的车贷险平均赔付率为136%,个别公司甚至高达400%。出于对恶意逃贷的恐惧,从2003年初起,保险公司就开始退出车贷市场,商业银行也暂停了车贷业务,某些地区甚至有清欠员因追讨车贷而付出了生命。缺乏个人信用体系同样给消费者也带来许多麻烦:金融机构对个人放贷慎之又慎,采用抵押、质押、第三方担保等方法;放贷之前必须检验各种证件,手续繁、时间长、首付比例高;获得一份普通的汽车贷款至少需要经过7个机构。
一位汽车金融专业人士曾对记者说,建立一套完善的汽车消费信贷体系所需要的基本社会环境,首先是完善的银行系统,其次是良好的融资环境,第三是平衡发展的竞争环境,但最重要的是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