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厂商争夺出租车市场的同时,一些城市将出租车尤其是高档出租车上升到“面子工程”的高度,然而部分城市却遭遇尴尬。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交通)麾下上海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出租)引进的100辆“大奔”,由于“水土不服”,选择了退出。此前,与上海邻近的杭州市也对外宣布“奔的”退市。
8月1日,上海首批45辆“大奔”集体退市,其余55辆的命运将视市场情况而定。一度代表上海市出租车形象的奔驰,为何突然宣布退出市场?业界闻之一片愕然。
奔驰“出逃”
上海市出租车三分市场有其一的大众交通,当初选择“奔的”作为高档出租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奔驰为何会在一夜之间败下阵来?《财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大奔”出租车长期亏损是主因。
据了解,在上海4.3万辆出租车中,100辆“大奔”不过是个点缀,绝对主角仍是桑塔纳和帕萨特。“在引进适应上海出租车市场高端客户的车型方面,奔驰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大众交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坦言。
该负责人解释奔驰退市原因时表示,运营成本高是主要原因。2004年1月,“大奔”出租投入上海市场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大约要经过8年才能收回成本。不少司机担忧,开奔驰难以承受巨大的维护成本。
同上海一样,杭州市交通局日前宣布“奔驰”退出当地出租车市场。两年的保修到期后,平均每辆“奔的”每月维修费高达数千元。杭州多位“的哥”联合携车“出逃”,原因在于难以支撑巨大的承包费。
据分析,“奔的”购置成本为每辆车60万元左右,是其他车的3倍以上,运营成本同样很高。2004年以来,节节上升的油价让驾驶员普遍难以承受,内外夹击之下,水土不服的“奔的”不得不从市场上“出逃”。
“面子工程”
对于“奔的”退市,有关人士认为,这至少反映出出租车业的不成熟。用奔驰做出租车,表面上看来是提高了城市品位,实际上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
国内出租车市场正处于车型结构转变的调整时期,各个城市的出租车普遍面临更新换代。据专家预测,出租车行业每年高达十几万辆的新增和更新需求,对汽车厂商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大市场。
在汽车厂商争夺出租车市场愈演愈烈的同时,一些城市将出租车上升到“面子工程”的高度。有的城市甚至制定了出租车行业最低排量的选型标准,要求选用车型的发动机排量至少应在1.6升以上。
据了解,各地出租车的车型,目前还都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来自政府干预。
某厂商有关人士告诉《财经时报》,他们很希望为出租车行业提供性价比良好的经济型轿车,但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因为厂家没有选择出租车市场的自由,出租车采用何种车型,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有关人士认为,为体现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政府对总量控制、服务水平、行业风气、价格等进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具体车型的选择,应该由市场决定,而不应由政府包揽一切。
一位批评者告诉《财经时报》,纵观出租车市场现状,一些地方规定排量下限和选择高档车,实际上都是政府部门在搞“面子工程”。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谁来选择
在城市中,出租车身兼城市形象和公共交通补充双重身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车型?在出租车日益走向大众化的今天,业内人士建议,与其选择高档车,不如多考虑实惠的经济型车。
据悉,随着国内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城市的出租车都在向经济型车倾斜,如北京青睐伊兰特,上海钟情桑塔纳等。这些合资品牌的国产化程度很高,成本也就随之降下来。
上海交通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通过《财经时报》建议,一个城市新增出租车时,应该进行严格的摸底调查,考虑城市规模、流动人口、道路发展水平等,以避免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对出租车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中西部及边远地区的出租车市场,比较倾向于经济型轿车;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中高级轿车在出租行业所占比例较高。
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车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也必将成为城市出租车选型的原则。奔驰在上海和杭州出租车市场受挫,表明在部分地方的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符。
业界人士认为,一个城市选择何种车型作为出租车,是选择高档车还是经济型车,不应该人为决定,而应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本报记者 杨仕省)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