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论坛多且滥 鱼龙混杂洗牌在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11:40  财经时报

  论坛多且滥,造成鱼龙混杂,一些企业在各类名目繁杂的论坛面前花了眼,不参加拒绝不了,参加又不情愿。这其中有多少是有用的?一位老总坦率地认为,可能连1/5都不到

  眼花缭乱的汽车论坛,让很多企业老总疲于奔命,也为业界人士所诟病。如今,有一家机构公开站出来表示,要让汽车论坛重新洗牌。

  在成功举办了200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称技术中心)决定今年9月中旬继续举办这个论坛,而且要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

  “现在论坛太多太滥了。我们要把这个论坛做成品牌,成为主旋律,让业界人士通过这个论坛,获得真正有效的信息,由此形成凝聚力、号召力,为中国汽车市场开辟一片明朗的天空。”技术中心主任赵航日前对《财经时报》记者表示。

  老总们的心愿

  看到中国热火朝天的汽车论坛,很多国外人士为之瞠目。同时,也有不少人士发出这样的疑问:企业需要论坛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论坛?

  针对记者采访的前一个问题,业内人士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前几年,中国政府要在相关的汽车法规中加入正面碰撞的内容。而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平头车是通过不了正面碰撞试验的。但多数厂家对此并不了解,其中不仅有小企业,也有一些大企业,他们还在委托国外设计平头车。而正面碰撞的法规一经公布,则令不少企业陷入尴尬,因为从国外拿回来的设计不符合要求,必须整个推翻重来。有的企业因此一下子损失数千万元。

  赵航的感受是,如果当时通过论坛的方式,把相关法规宣传一下,企业事先了解到法规内容,就可能规避这样的风险。

  大部分老总参加论坛的目的,是想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或者想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财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论坛被老总们当作与业界沟通的重要渠道,有的老总即使再忙,也不肯错过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论坛。

  来自湘火炬北京公司的崔总经常参加论坛和研讨会,很注意其他企业对论坛的态度。他观察到,企业老总们对那些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论坛,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环节等,都很感兴趣。与此相反,那些被冠以响亮名头却不涉及实质内容的论坛,并不受欢迎。

  “论坛也得结合中国国情,主办者应该了解企业的需要,研究一下自主企业的研发怎么做,请国外人员来谈谈他们的销售经验和品牌意识,促进国内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等。否则,耗费大量资金去办很多没有实际效果的论坛,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北京精卫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宣奇武博士对《财经时报》表示。

  谁来做领头羊

  论坛多且滥,造成鱼龙混杂,一些企业在各类名目繁杂的论坛面前花了眼,不参加拒绝不了,参加又不情愿。这其中有多少是有用的?一位老总坦率地认为,可能连1/5都不到。

  一汽总经理竺延风曾经抱怨几天就参加3个自主创新论坛,其实很多业界人士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一位老总说他统计过,有时全国一个月就有十几个创新论坛。“内容大同小异,每个都听一遍有什么意义呢?”

  北京精卫全能科技有限公司曾为奇瑞设计过多款车型,董事长宣奇武博士在海外多年,参加过不少国际性论坛。他认为,即使是打着“国际化”旗号的论坛,也应注重结合企业实际问题策划内容,如针对某地区出口应采取什么策略等。日本汽车界就常常举办这样的论坛,如企业如何应对中国政策、怎样开拓欧洲市场等。

  赵航从去年举办的论坛中也得到启发:论坛要尽量避开那些重复的话题、俗套的内容和低水平的争论。今年,技术中心在确定论题的时候,走访了很多企业进行调研,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企业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还向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研究中心进行了广泛的咨询。

  “演讲者都经过精心准备,以使大家通过参加这个论坛有收益,受到启发,这样大家就会愿意参加并支持这个论坛。此外,我们不是站在具体的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方向上去讨论,而是站在全局角度,站在整个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布局上,去考虑如何设计这些论题。”赵航说。

  凭借技术中心在中国汽车产业独立科研机构的特殊地位,赵航称,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就是把这样的论坛理念付诸实际。他认为,要整合目前混乱的汽车论坛,提升整个论坛的水平,很需要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领头羊,技术中心拥有广泛的业界资源,完全可以担当起这样的角色。

  与高层对话

  与有人参加论坛就是为了获取信息相反,还有一些人出入于各论坛会场是另有用意。

  陕汽上海销售分公司总经理王建业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兼任中国商用车信息协会副会长之职,他有机会经常参加一些业内论坛。他的感受是,论坛是什么内容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论坛的层次和参加者的身份。

  这也是一些参加者的另一个目的。在论坛上,他们不仅能了解竞争对手的企业战略和发展态势,还能有机会与行业主管人士和自己的大用户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以得到对方的支持。

  在技术中心去年举办的论坛上,由于事先得知有政府部门主管官员和一汽、上汽等大企业的老总参加,大批业界人士趋之若鹜。除了主会场,还设了几个分会场,700多人的会议规模,创造了中国汽车论坛的一大奇迹。

  人们注意到,在中国汽车界,涉及到政策性话题的论坛比较多,一些论坛不仅上升到政策高度,还从政策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方面。似乎经过这样层层提升,论坛才能体现出水平,大家也才能感兴趣。众多“自主创新”论坛,就是这种理念的形象体现。

  赵航的观点是,无论是哪方面的内容,如果不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不能使参加者有所收获,这样的论坛就没必要举办。

  他告诉《财经时报》记者,技术中心举办“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既是让业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变化,也是为了给企业提供一个与主管部门和大企业高层的对话空间。(记者 冯淑娟 见习记者 翟旭鸣)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