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一个十分吉祥的日子。
8月8日9时58分,一个注定将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留下印痕的时刻。
届时,在紧靠北仑港的吉利汽车宁波基地,吉利CVVT发动机-JL4G18点火仪式将拉开激动人心的序幕。一颗凝结着成百上千吉利科研人员心血、寄托着成千上万中国汽车人半世纪心愿的“中国心”,在那一瞬间应声而出;她将以“更经济、更低耗、更环保、更高效”的姿势,以完全自主研发、纯正中国血统的资质,傲然登上国际先进发动机之殿,宣告世界汽车业没有中国发动机历史的真正终结。
8年前,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造汽车一定要造发动机!”于是,伴随着吉利汽车的问世、成长、壮大,吉利自己的发动机研发项目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上了壮怀激烈的发展之路……
8年的风风雨雨,消融在弹指一挥间。当历尽艰辛的中国“吉利动力”终于向世界展露出她那骄人的微笑时,哪一个中国人能不为之动容呢?
一个“逼”字,演绎出吉利人多少的艰辛
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吉利是最早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的企业。“最早”,应该说是一种荣耀、一种自豪,但对吉利人来说,在这种“荣耀”与“自豪”的背后,却是中国自主品牌充满悲壮色彩的成长“烦恼”——面对汽车巨头的种种控制和封锁!李书福在许多场合指出,吉利搞自主开发、自主创新,“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一个“逼”字,道出了中国民族品牌汽车成长的无比艰辛!
造车初期,吉利使用的是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8A发动机。当时丰田不但给出价格优惠的承诺,而且表示,如果日后吉利需要的量增大,价格可以更低。然而,到了2001年,吉利对发动机的需求成倍增加,但8A发动机的价格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上涨,直涨到1.8万元-1.9万元一台。当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安聪慧到天津与丰田谈判,但对方丝毫不肯让步。安聪慧回忆说,“丰田要求加价,是因为他知道你离不开他了!”
类似的封锁在吉利的发展过程中比比皆是:例如,吉利曾与日本一生产液压油的厂家谈定采购意向,但被日本某同行知道后,该液压油生产商就不再为吉利提供任何支持了;再如,吉利从日本进口发动机内腔高精度加工设备,到了产品验收期,由于日本一家汽车整机厂得知此事,吉利的工程师因此而无法获得到日本验收的签证,使得此项设备进口差点搁浅。
然而,正是跨国公司的种种封锁,促使吉利更加坚定自己研发发动机的信心,并加快了研发步伐。2002年,吉利第一款自主研发的MR479Q发动机终于在宁波下线,装备了美日、华普、优利欧等车型,并且很快形成产业化,以内部配套价仅是8A发动机三分之一的成本优势,令吉利汽车迅速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紧接着,吉利启动更高层次发动机的研发。经过近3年的艰苦努力,运用被誉为目前世界最前端发动机技术CVVT研发出来的JL4G18发动机终于问世,标志着吉利发动机技术正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以自主为灵魂,铸一颗金灿灿的“中国心”
吉利自主研发发动机,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的产品配套,而是出自更为崇高的一个目标,那就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目标的确立完全是出自李书福那深深的民族情结:
“世界汽车丛林不能没有中国汽车,中国不能成为全世界汽车的停车场!”
吉利人清醒地懂得,一个资金、技术、人才、场地……什么都缺的民营造车企业,要想在这场力量悬殊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惟有依靠自主创新来掌握汽车制造的全部核心技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吉利集团,处处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标语:“认准一个方向,提炼一种精神,凝聚一股力量,完成一个使命”。“使命”是什么?就是打造能够笑傲世界的中国汽车。而“吉利动力”问世的全过程,就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吉利人的这种崇高追求。
其实,在正式进入汽车领域的第二年,吉利就开启了发动机研发项目。从1998年到2006年,短暂而又漫长的8年奋斗,无数吉利人的呕心沥血,终于为中国汽车锻造出了一颗纯正的“中国心”。
——这是一款以“中国”为姓、堪与世界先进发动机媲美的“中国心”。2003年10月,以副总裁安聪慧为首的吉利CVVT发动机项目组在宁波正式成立,立即开始了紧张的研发。2004年4月,JL4G18发动机的测绘、图纸、技术资料等全部完成;到2004年底,拿出了样机,并开始了多达上千次的种种试验;2005年8月,样机测试全部完成,与此同时,与研发同步进行的厂房、设备、总装线也全部组装完毕;2005年底,完成了200台的样品试制;2006年2月至6月,陆续完成7轮整机可靠性试验,并通过国家质检中心鉴定和省级鉴定,被认定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从1998年到2002年,吉利花了近5年时间打造出来的479型发动机。尽管解除了吉利受制于人的危机,但吉利发动机的自主之旅并未结束。用李书福的话来说,前期的发动机研发仅仅是“描红、造句”,真正的“写大文章”还在后面。8月8日,吉利CVVY发动机正式投产,意味着吉利终于写出了一篇令世界汽车界震撼的“大文章”!
——这是一款蕴含着国际最先进发动机技术的“中国心”。 即将在点火仪式上亮相的CVVT发动机,以其“首次采用世界最先进的CVVT发动机技术”、“首台国产全铝缸体发动机”、“国内首次采用塑料进气歧管”三个第一而引领国内发动机制造业之风骚。与此同时,其排放达到欧Ⅲ水平,升功率达到57.2千瓦,总功率高达103千瓦,则是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力明证。日前,德国亚琛一家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公司曾将吉利JL4G18拿去与最近5年内国际上研发的265款发动机作比较,结论是“接近宝马发动机,已经处于顶尖水平”。不仅如此,吉利在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中,除了向国外先进技术看齐,还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的”3个字,一直是“吉利动力”研发过程中纵横到边的主题。例如,吉利的每款发动机,都要经过高温(新疆、海南)、高寒(黑河)、高原(云贵)地区的搭车实地试验,并据此加以改进,这是直接进口的发动机所无法做到的。
——这是一款由实力强大、能打硬仗且具吉利特色的科研人才队伍研发出来的“中国心”。就像吉利进入汽车领域伊始基本没有技术人才一样,吉利开始上马发动机研发项目时也一样技术人才奇缺。但是,神奇的是,到了2006年吉利CVVT发动机正式问世时,吉利已经形成了一支堪称是国内最为强大的发动机研发队伍,仅加盟吉利的国内外著名的标杆人物就有:国家工程院惟一的发动机权威郭孔辉院士、国内著名发动机专家杨建中、铁路内燃机技术专家余挺等等。强将手下无弱兵,由这些顶尖专家带动发展起来的发动机科研队伍,其技术水平之高、技术判断之准也就不足为奇了。除此以外,“能打硬仗、敢打硬仗、打则必胜”也是这支科研团队的一大特色。在研发JL4G18发动机过程中,当时同样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于是项目组人员没日没夜翻查资料、动手测绘、进行试验,如期完成了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JL4G18发动机采用的塑料进气管,材料选用要求高、模具制作难度大、内腔光洁度加工难,研发人员从选材开始,到调整设备,修改数据,设计加工方案,既当研究员,又当业务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解决了难题;铝合金铸造缸体需要采用高压铸造技术,国内还没有先例可循,研发人员千方百计从国内寻找到协作厂家,通过手把手的技术支持,通力合作,最终攻克了这一难关;JL4G18发动机曲轴加工中含有复合金属部件,增加了加工难度,研发人员与操作工一起,反复研究、调试,硬是将加工精度提高到千分之一,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JL4G18发动机的研发成功,不仅创造了一款新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据了解,当年项目组有刚从学校出来的8名大学毕业生,如今都已成为吉利科研和生产线上的骨干。吉利CVVT发动机项目负责人崔效礼在回顾这一段颇具传奇的经历时感慨地说:“吉利CVVT发动机能搞成功,关键就在于心里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做成!要是不敢拚,怕这怕那,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吉利动力”,中国汽车必将腾飞的兆示
立誓要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吉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吉利汽车朝着终极目标推进,而“吉利动力”的灿烂问世,则给这一推进置入了强大的引挚。在吉利CVVT发动机投产之后,这颗“中国心”将会很快装到各种品牌的吉利汽车上。据了解,首款装上CVVT发动机的中高级轿车FC-1不久即将面市,而吉利更为先进、更为环保的发动机,诸如混合动力发动机的研发,也已箭在弦上。当吉利人将所有重要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握在自己的手里时,吉利汽车成为世界名牌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在不久前的全国自主创新巡回演讲中,雄心勃勃的李书福曾向在座的每一位中国人提出:“历史上的中国技术本来就是领导世界技术的先锋,今天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梦想领导世界汽车工业的前沿技术呢?”
吉利,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幼子正在长大成人。当8月8日吉利CVVT发动机点火仪式的焰火照亮北仑港的上空时,人们将会看到,由中国人来领导世界汽车工业前沿技术的梦想,已经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