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车展:炎夏里的一把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8:31  东方网-文汇报

  ■本版撰稿/郑海阳刘淑清

  上周日刚刚落幕的广州车展,在6-8月的传统意义的车市淡季中,为中国汽车市场增加了一把熊熊烈火。

  共有来自海内外的近400家汽车及相关企业亮相,展出面积达到的8.5万平方米。包括东风日产轩逸、一汽红旗奔腾、长安福特两厢福克斯、国产VOLVOS40、长城风骏、日产骏逸、江淮瑞鹰、南京菲亚特派朗等国产重量级新车均盛装登场;国际方面,奥迪S8、保时捷911Turbo、丰田FINE-T、凯迪拉克等新车也在本届车展上亮相;丰田、现代、本田、日产等还带来了近10款概念车,这些都意味着,广州车展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第三大车展。

  天时:填补真空注重实效

  今年,由于北京车展延期到下半年的11月召开,造成了从年初开始的大型车展的真空期,给了广州车展一个填补缺口的机会。再加上广州车展从去年开始,由于日系车厂的力挺,已经改变了以往由经销商唱主角的局面,其它的地区性车展已经不能与它相比肩。

  据统计,在展会总规模85000平方米中,整车参展企业达60家,展出面积65000平方米;零配件及用品参展企业328家,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

  7月24日媒体日当天,举行新车发布会的参展企业有30多家,20多种概念车及90多种新车争相登场;其中,日产的LivinaGeniss和现代的新一代酷派都是世界首发车型,这在中国车展的历史上也属首次。

  据车展组委会统计,前来采访本次车展的媒体达到了600多家,1600多人。

  这些数据虽然还不能与上海和北京相比,但是对于仅有四年历史的广州车展来说,已经实属不易。

  另外,广州车展又正好处于7月这个中国车市销售的“黑暗时期”,这也使它的举办为厂商带来了走出车市低迷的期盼。

  已经出来的数据显示,7月份1-21日的三周全国汽车的销售才16.5万辆,而6月份的销量则达到了33.25万辆,也就是说,7月份3个星期的销量才与6月份半个月的销量相当。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厂商需要有一帖“兴奋剂”来带动车市,广州车展无疑就适时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在本次展会上,一些没有新品发布的厂商就推出各种各样的购车优惠方案,使人气再次被聚集起来,达到了比投放广告更好的效果,使车展实实在在地与业绩能够挂起钩来。

  人和: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在广州,我们随机采访了许多广州市民,知道车展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出租汽车司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真正对他们生意有影响的还是广交会,而车展相对于广交会来说,规模是太小了。

  尽管车展的影响在本地并非很大,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小看广州人对于汽车的兴趣。

  一项统计显示,2005年,广州市城市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44.3%,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上年的4.0辆提高到6.3辆。这正说明了广州作为一个汽车消费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而2005年广州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3839元,比上年增长9.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287元,增长8.3%。这个数字在全国数一数二,而这也是广州本田1/3的产量都在广东本地消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次车展上,许多厂商除了展示新车之外,干脆就在现场卖起车来,因为这样的优质顾客实在是太难得了。

  而广州车展的组委会,也为聚敛人气做了许多工作,如今年新开通开往琶洲展馆的地铁、相对廉价的车展门票、每年举办的“中国汽车发展论坛”等,都在不断提升广州车展的人气。

  另外,如车展开幕式文艺晚会、汽车音响大赛、改装车赛、汽车历史文化展等,更在努力把广州车展打造成为广州市民的又一个传统的节日。

  地利:辐射面广基础雄厚

  世界五大车展所在地,要么是大车厂所在地,要么就是大的消费市场。而广州则是把汽车生产和消费结合得最紧密的地区之一。众所周知,它不仅是日系车的中国大本营,日本三大品牌:丰田、本田、日产都把合资企业放在广州,东风日产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合资企业,而且以它为中心的珠三角,也是中国开放最早、最为富庶的地区,在中国三大经济圈: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中,它的75%的城市化率远远高与其它两个地区。

  再从中国汽车产业版图来看,广州的地位更可谓得天独厚:在这张图上,汽车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从东北、华北、华东到东南沿海这一线,中部只有武汉和重庆两颗孤星闪烁。根据“路灯理论”,广州可以说是这一条汽车产业带的“最后一盏路灯”,它的辐射面可以达到整个南中国。

  事实上,自从广州本田和东风日产入驻后,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也越发明显,目前广州主营和兼营生产汽车零配件企业已逾200家,总资产63.88亿元。到2010年将达到800亿-1000亿元,这个优势也是其它城市难以比拟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