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七届中国(湖北·武汉)国际汽车展宣传资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4:48  新浪汽车

  第七届中国(湖北·武汉)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于9月份在武汉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为配合此次展会,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以问答的形式陆续介绍我省汽车工业的现状、发展思路及目标,以满足广大关心和支持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的读者需要。

  问: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如何?

  答:汽车产业是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以东风公司(国内同行业三强之一)为主导,军工企业、地方企业为依托,东风有限、神龙、三环集团等大集团大公司为骨干,十堰、襄樊、武汉沿316国道、荆州至黄石沿长江两条汽车产业集聚带,以及自主发展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基础。至2005年末,全省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下同)433家,资产总额1345.2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280.3亿元),从业人员18.87万人。汽车整车已形成重、中、轻、微、轿、专(特)等多车型、宽系列的产品格局,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辆(商用车30万辆、乘用车30万辆)。电动汽车研发取得突破,混合动力汽车进入产业化阶段。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超过50万辆份,其中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60种关键零部件中,除电喷、安全气囊等少数产品外,均有批量生产能力。

  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9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50亿元,利税总额88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5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9亿元。全年生产汽车39.6万辆(不含东风有限襄樊轿车基地,下同),销售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9.3%,均占国内汽车产、销总量6.9%。其中轿车产销量分别为14.2万辆和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0.9%和57.5%,占国内轿车产、销总量5.1%和5%。改装汽车产销5万辆;汽车零部件产销量298亿元。

  经过持之以恒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我省汽车工业骨干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汽车产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产品制造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研发取得突破,部分汽车零部件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品牌商用车批量出口,国际化经营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我省汽车产业已显现勃勃生机和强劲发展势头。预计2006年全省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50亿元,成为我省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2007年达到1200亿元,2010年有望实现“双千亿”,并成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重要支点。

  问: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为契机,按照湖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汽车产业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企业向武汉、十堰、襄樊等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集聚,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不断提升产业总量和规模。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自主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汽车产业现有中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以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作为自主发展的中心环节,将技术进步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手段,将节约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车辆的安全、环保、节能、舒适水平作为重点,将开发、扩大使用新能源汽车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的重要措施,将提高材料回收再利用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努力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则。坚持“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湖北汽车产业向生产组织规模化、经营方式国际化和产品结构适应化方向发展,集中力量发展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全力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潜在优势的企业优先做强做大;对劣势企业和落后产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推进兼并重组和产品升级换代;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产品档次高、与整车(主机)厂协作关系紧密的零部件生产企业。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强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本多元化改造,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深化与国内外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形成国有、民营及国外资本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优势车型、关键零部件及高精尖加工能力上取得突破,按照主机厂——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方向,优先做大做强轿车、重型及轻型载货车、电动汽车、汽车发动机、车桥、车身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加快形成技术先进、高效率、低污染的新型产品结构。

  问:我省汽车工业发展有怎样的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答:——总体目标。持续增长的汽车市场为汽车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小康社会的贡献度将显著提高。预期2010年,全省汽车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810亿元,有望实现“双千亿”目标。与此同时,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720亿元,五年平均递增15%;工业增加值480亿元,五年平均递增15%;五年平均递增15%;利税总额132亿元,五年平均递增12.0%;实现出口交货值占同期汽车工业销售产值1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2005年至2010年之间汽车工业主要阶段任务目标 单位:亿元

  项 目 2005 2007 2009 2010

  产品销售收入 950 1200 1580 1810

  工业总产值 799 1080 1480 1720

  工业增加值 238 315 417 480

  利税总额 88.25 103 121 132

  出口交货值 9.96 31 98 170

  2010年,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产销量100万辆以上。其中:乘用车生产能力达到80万辆,产销量60万辆以上;商用车生产能力达到50万辆,产销量40万辆。改装汽车产销量15万辆以上。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达到100万辆份(产值600亿元以上)。

  2005年至2010年汽车工业分年度产量目标 单位:万辆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汽车总计 39.6 56 70 80 90 100

  1.乘用车 16.8 32 45 50 55 60

  #轿车 14.2 25 33 35 38 42

  2.商用车 22.8 24 25 30 35 40

  3.改装汽车 5 6.5 8 10 12 15

  4、零部件(亿元)

  其中:销售收入 298 343 390 450 520 600

  问:如何建设好武汉、十堰、襄樊、荆州、随州五大汽车产业基地?

  答:——武汉轿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以神龙、东风本田、中誉汽车等企业为依托。规划武汉基地2010年综合汽车生产能力达到55万辆,汽车零部件产值180亿元以上。

  ——十堰中重型商用车、微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十堰市汽车工业园区为基础,以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东风有限零部件事业部、东风实业公司及三环十通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规划十堰基地2010年综合汽车生产能力达到38万辆,汽车零部件产值160亿元以上。

  ——襄樊轻型商用车、中高档轿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襄樊国家级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以东风汽车股份、东风有限襄樊轿车基地、东风德纳车桥等企业为依托。规划襄樊基地2010年综合汽车生产能力达到37万辆(含东风有限襄樊轿车基地产能),汽车零部件产值120亿元以上。

  ——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以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以齐星车身、双龙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大力整合专用车资源,力争形成专用汽车综合生产能力于2010年达13万辆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专用汽车基地,汽车零部件产值20亿元以上。

  ——荆州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以荆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以恒隆汽车零部件集团、神电、瓦雷奥等企业为依托。规划荆州基地2010年汽车零部件出口交货值达到50亿元。

  同时,积极配合孝感市和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盘活三江雷诺汽车存量资产,力争2010年成为孝感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规划孝感、谷城、麻城等汽车产业园区及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工业产值70亿元以上。

  问:我省汽车工业重点发展那些产品系列?

  答:重点发展轿车、重型(和轻型)载货车、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和电子类)零部件等五大产品系列,加快形成“轿、重、中、轻、微、专(特)”等宽系列车型、规模化生产的格局。

  ——轿车。以东风公司与跨国汽车公司战略合作为契机,以引进技术和联合开发为基础,在进一步“打造中国第一家轿品牌”的同时,加快发展中高级轿车,努力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积极争取东风雷诺轿车项目落户湖北。

  ——重型(和轻型)载货车。重点发展适应高等级公路条件的、总质量20吨以上、功率300马力以上的高档重型商用载货车、牵引车,以及适应城乡不同使用条件的轻型客货车及专用车底盘等。

  ——专用汽车。以“专(特)”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发生产重型半挂牵引车、专用半挂车及机场、油田、市政作业、工程施工和国防建设需要的各类专用汽车。并大力发展新技术、多功能专用装置。

  ——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充电电动、燃料电池、气体燃料、合成燃料等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进程。

  ——机电一体化(和电子类)零部件。在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发动机、车桥、车身、汽车空调等总成件的同时,重点发展提高整车性能所必需的电子控制产品,如电子转向(EPS)、电子随动灯光系统、电子导航系统、总线技术、制动防抱死系统和防滑装置(ABS/ASR),以及全电子数显组合仪表、专用芯片和传感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引进开发车身电子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底盘电子系统、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重点产品。

  问:我省汽车工业发展那些产业集群?建设哪些发展平台?

  答:发展五大产业集群。

  ——以东风有限、神龙、东风本田、三环十通等为主体,做大做强整车产业集群;

  ——以东风专汽、双龙专汽等企业为主体,壮大专用汽车产业集群;

  ——以东风康明斯、东风有限发动机厂、神龙公司襄樊工厂等为主体,做大做强汽车发动机产业集群;

  ——以东风德纳车桥、三环车桥等企业为主体,做强车桥产业集群;

  ——以恒隆、东风传动轴、飞宁等企业为主体,做强汽车转向器系统产业集群。

  同时,积极推进车身、变速箱、车架、轴承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研发、服务、信息、教育、模具五大平台。

  ——研发平台。构建由基础研发、技术创新、科技转化、企业孵化构成的研发体系,加强新动力(燃料电池、氢能源的研发与生产)、新材料(轻量化、纳米耐磨/低摩擦系数材料等)、微电子(汽车智能化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开发)等技术攻关,建立起面向省内能与整车(主机)厂相互嫁接、同步开发、协调一致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研发平台。

  ——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建设、政策引导、信息交流等,努力打造具有创新活力的行业服务平台,多途径促进政府宏观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促进行业机构和协会学会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创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

  ——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提高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工艺编程计划(CAPP)的应用水平,积极应用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控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改造、提升产品的设计开发效率、工艺制造水平上的重要作用。

  ——教育平台。整合省内汽车教育资源,积极支持组建湖北机械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省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系列化的教育培训服务。

  ——模具平台。以东风汽车模具、十堰先锋模具等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形模拟和模具技术实验室的“数字化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以及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汽车模具的研发优势,大力推进汽车模具产业建设,将十堰建成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主的汽车模具产学研基地,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编辑:戴翠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