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企为北京车展自留余地 多款新车失约广州车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 08:11  北京娱乐信报

  被称为今年国内首个国际性车展的广州车展昨天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不仅传言中的许多新车未能亮相,就是参加车展的厂商也没有全力以赴。

  传言中多款新车并未亮相

  昨天(7月24日)记者得到的准确数据是,此次车展共近400辆车型参展、展览面积达到88000平方米的规模,但是所创造的两个数字的纪录并没有给广州车展带来卖点,传言中天津一汽的威志、一汽大众的两厢宝来、华晨汽车的尊驰1.8等消费者关心的车型并没有现身。

  虽然组委会发布的数字显示,参加今年广州车展的国内外厂商达到了400多家,但是天津一汽等厂商尽管来到了广州,但是并没有把即将上市的新车拿来。除了消费者不会在此次车展上看到他们关心的新车型外,很多国内“大腕”也都没有来广州捧场。往年在北京、上海车展上出手阔绰的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并没有以集团的名义参展,倒是坐拥本田、丰田羽翼渐丰的广汽集团在家门口亮出了全部家底。东风集团只是旗下的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来参加,而隶属一汽集团的一汽大众此次是和大众中国凑在了一起。就连一向出手大方的奇瑞汽车也只在此次车展上要了300平方米的展位。

  厂商抱怨中国车展太频繁

  “我们的确没有把新车拿到广州,但是我们的新车一定会在北京车展上出现。”多家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对过于频繁的广州车展颇有抱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总称,北京和上海的车展是每两年才举行一次,广州车展年年举行频率的确太快了。其实,这次是广州在不到一年中举办的第二次车展了,他们去年11月刚办过一次,现在距离上次只有8个月时间。由于北京把车展的时间从6月推迟至了11月份,广州为避免和北京车展在时间上撞车,不得不把原本11月的车展提前至了7月。该老总甚至称,如果此次车展效果不好的话,广州车展则完全成了北京车展的牺牲品。

  东风雪铁龙相关负责人说,现在中国车展多得让他们忙不过来,9月有成都车展,11月是北京车展,中间还夹杂着武汉车展。

  在目前中国车展的选择上,商家和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参加北京和上海的车展。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广州车展并没有吸引大批外地参观者,多数观众来自广东周边地区。

  冒高温排长队领采访证

  7月下旬正是广州的高温暑期,昨天广州的气温高达37℃,高温中夹杂着的大湿度让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极不适应。而记者冒着酷暑排长队领采访证的现象成为车展开幕当天的特殊人文景观。

  按照车展组委会事先确定好的日程,车展期间每天的开馆时间是上午9点。不过,不到8点车展东西两个出入口办理车展采访证的窗口就排起了长队,直到上午8点半的时候,窗口的工作人员还没有上班,而9点开始展馆内将有多场新车发布会。

  或许是组委会准备不足,办理车展采访证的工作人员的效率并不高,每次只允许四人进入临时搭建的记者棚内,且十分钟都办理不妥,以至于到了规定的开馆时间,展馆外还有200多米长的记者队伍在等待被“放行”,等待者每个人都仿佛在蒸露天桑拿汗流浃背。来自上海的一位同行称,早上7点不到他就从驻地出发了,直到9点开馆才办理完毕,用掉了足足两个小时,这对于强调速度和效率的广州来说实在不应该。(周光军)

  【相关新闻】车展上日系狂发力欧美走低调

  在昨天开幕的第四届广州车展上,日系汽车企业集体发力,一共上市了6款新车,车展期间还会有新车上市,而欧美企业则显得很低调,只有两款改款后的新车在媒体日上发布。

  昨日,在广州车展媒体日上,日系企业的高层全都到场出席新车发布会,足见对这次广州车展的重视,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村幸宏先生亲自为斯巴鲁的新款07款Legacy力狮(全球首展)及Outback傲虎揭幕;三菱汽车推出4WD运动轿车“LANCER EVOLUTION”,售价45.8万元,今年秋季将向中国市场投放;国产马自达最高端车型Wagon也亮相广州;丰田汽车公司更是以27款参展车辆的庞大阵容强势出击,其中,两款全新改型的TOYOTA丰田品牌进口车——PREVIA、RAV4首次亮相中国,引起广泛关注。

  据了解,由于今年北京车展临时改期,原本11月举行的广州车展不得不改在7月举行,因此很多欧美企业和中国北方的汽车企业无暇大力投入,使本届车展为日系发威留出了更大空间。(高巍)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