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停车难:老问题还要拖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2:00  中国经济时报

  文 王小霞

  停车位少、停车难是个老问题了。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与全国各大城市飞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相比,停车位的建设却显得严重短缺。“开车在路上行驶花了半个小时,但在停车场找车位就花了二十分钟,心里本来就不痛快,没想到刚停下车就要求交费,10块钱还没商量。”在平安大街的地安门路口附近,刚刚交完停车费的蓝先生气呼呼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还不如打车方便!”这是很多有车一族在面对停车难题时的普遍反映。“有些部门说停车费收得太低,但事实上,北京稍微热闹的地方停车费动辄就是5到10元,即便这样停车位还是不够用。”一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告诉记者,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大力推行立体停车库,尽快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建设立体车库不能只是口号

  据了解,北京市现在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260万辆,而北京市现有的停车位也就140万至150万个,所以停车位已经缺口了100多万个。而目前停车秩序比较混乱,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根据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少的特点,要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根本的出路是向空中和地下发展,也就是多建智能立体化的停车库,这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一剂良药。”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主任任伯淼介绍,立体化停车无非两种模式:一种是建设大规模停车楼。停车楼存取自由,但需要很长很宽的上下车道,空间利用率低。目前有的停车楼采用了升降机,先通过它把车辆带到指定的楼层,再由车主开到车位上,利用率低的问题也得到部分解决。另外一种就是建设机械式停车库,它相对于地面停车和建设大规模停车楼有很大优势,最大的优势是空间利用率高。

  他表示,“现在的地面停车场只能停一层,所以常常是车满为患。如果像盖房子一样在一块土地上建起多层停车库,那么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汽车停泊,让静态交通(停车)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会对缓解动态交通非常有好处。”

  既然立体停车库能够如此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为何在北京街头却少见立体停车库的身影呢?

  “一是因为报建停车场的手续非常繁琐。另外,立体停车库本身不是高回报、快回报的产业,而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投资项目,如果政府不出面协调和组织并支持,是很难推动这一项商业也是公益项目的顺利开展的。”北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名誉会长赵宝山认为,国家要解决目前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就要大力培植停车产业,当前迫切需要出台积极的扶持政策。

  停车费提高未解停车难题

  就在立体车库还为数不多的时候,另一项为了缓解停车难而呼吁进行的措施目前已成定局,这就是提高停车收费标准。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小明表示,北京市停车收费标准的调整,主要是为改变目前“整体偏低”的局面,以解决停车收费“倒置”的问题,调整局部地区的交通流量。

  “对占路停车和路外停车,应该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刘小明介绍,占路停车都是临时性质的,不允许长时间占用。收费方式有计时收费,每小时收取相同的费用;一些重点地区是累加收费,即第一个小时收一笔费用,第二个小时则加倍;还有一些停车位或道路资源更加紧张的地区,限时停车,如停放两个小时以后必须离开。而路外停车则按停车时间收费,计时单位一般是1小时,低的是半小时。

  随着北京市机动车数量不断膨胀,固定停车位数量不足,小区、地下停车场收费标准较高,占路停车的情况越来越多,本就稀缺的道路资源更为捉襟见肘,汽车的通行条件更为不好。

  “北京现在是地下停车位设施条件好,所以收费通常高于地面停车位,以后地面停车位收费要高于地下停车位。这里面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属于公共空间的地面道路资源其实是最为宝贵的,占用这一资源的地上停车收费单价要上升,而且有的重点路段有可能为了保证交通畅通,在特定时间内禁止一切车辆停靠。”北京市物业管理商会会长于庆新表示,政府应该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原则制定停车收费办法,通过提高收费标准,降低主干道的拥挤现状。

  但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并不能起到预期效果。虽然收费标准有所提高,但是停车位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有车族中也有一部分人处在金字塔塔尖的人群,收费标准即使提高了,他们也能接受。

  “但这样对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消费者而言,增加了更多的成本。”记者在霄云路几个路边停车位随机采访的几位车主纷纷表示,每个月为停车花的钱并不少,最主要的是车位太少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多建一些大停车场,以满足广大车主的需求。

  显然,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对于解决停车问题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停车产业前景可观

  事实上,停车是一个有长久收益的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停车产业已经成为年产值数十亿美元的大产业。在香港,一个停车位的售价比一辆高级轿车还贵。美国的停车产业每年大约收益260亿美元,提供约100万个就业机会。泰国1998年房地产萧条时,投资者把过剩的公寓改建成停车楼,很快回笼资金,萧条的房地产业转化成了火爆的停车产业,也顺利地渡过了经济危机。在我国,一些大都市新建高档小区的停车位也被开发商高价出售,同时小区建有全自动停车库,成为了高档小区销售的一大亮点。

  “随着私人汽车的迅猛发展,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产生蕴藏巨大市场商机的‘停车经济’,其前景不可限量。”任伯淼表示,虽然前景可观,但停车产业作为新兴行业,它发展的好坏几乎完全依赖政策。比如建设停车场没有相关的收益政策,而且还存在多头管理、审批困难的问题。停车场的建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投资形式,比如市政建设中比较常用的BOT形式,也可以用在停车场的建设当中,但目前因为静态交通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相关的政策也没有出台。其实,政府应该对能节省大量土地的立体停车场建设要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出台凡是建有停车库的地方,300米范围内的路面占道停车应立即取消等措施。

  他表示,只要政府做好政策引导,早就做好准备的民间资本肯定会迅速涌入,不愁停车问题解决不了。

(编辑:孙凤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