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厂商政策敏感度低 短视影响企业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 10:30  财经时报

  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正在修改中,并有望于近期出台。

  在研究新规的过程中,负责制定的有关部门向部分汽车生产厂商和物流运输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也组织了相关的会议进行讨论。令组织者吃惊的是,参加调查和会议的企业对此反应淡漠,似乎此事与他们无关。

  “厂商对国家政策法规的敏感度太低,太短视。”一位组织者对《财经时报》记者说。他认为太短视的企业不可能形成长久竞争力。

  对长远影响视而不见

  乍看之下,新制定的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似乎跟生产厂商没有太大关系。

  然而,有关专家分析,从短期看,新规对汽车企业的影响确实不大,而从长远分析,它对产业的影响是直接和深刻的。

  原因是,新规取消了报废里程的强制规定,并弱化了使用年限,从而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周期,减缓了更新速度。在此情况下,同样的社会需求量,使产品的市场相对变小。

  这会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会趋向于选择技术更先进、更经久耐用、产品附加值更高的车型。那些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不能迅速提升技术的企业将遭到无情淘汰。

  《财经时报》记者采访得知,大多数汽车厂商对这个法规的理解,还局限在影响二手车市场上,很少有人将二手车市场与现有市场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既然是影响二手车市场的法规,就跟新车市场没关系。

  在记者问到产品的使用年限问题时,企业都三缄其口。只是强调,如果产品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他们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负责。

  参与制定新规的专家告诉《财经时报》记者,国内大多数厂商实际上根本没有考虑过产品的使用寿命问题。

  国外大企业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直到生产、销售环节,都会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问题,因为车辆的寿命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息息相关。其普遍做法是跟踪调查,一直跟踪一定数量的已出售产品,直到全部报废,然后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

  据分析,虽然市场是个渐变的过程,但企业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提早准备,届时就会措手不及,从而在渐变的市场中慢慢失去竞争优势。

  对政策法规置若罔闻

  因为对政策法规不够敏感导致措手不及的故事,已在国内汽车业上演过数次。

  有一个时期,进口汽车许可证是汽车业疯抢的“香饽饽”,出高价都买不到。在《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规定颁发前的一段时间,即使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仍有人不以为然,将其做为奇货囤积。

  结果,一纸规定出台,进口车许可证制度完全废止。许多车商花高价收来的许可证成了一张废纸,损失惨重。

  当市场十分畅销的小排量车奥拓宣布退出北京时,很多消费者难以理解。如果他们知道,是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将这款小车挡在了北京门外,肯定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厂家为何不早做准备啊?

  同样,最近,国家“双碰”标准实施,达不到国家强制性碰撞标准的车型,将不能再列入发改委的汽车产品公告目标。不少厂商表示,这个变化来得太快太突然,企业根本没做好准备。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士透露,国内约有20%的车辆难以通过“双碰”标准检测。

  《财经时报》记者做了粗略统计,从2003年以来,中国约有十几项汽车产业的重大政策法规发布,几乎每一次实施,都有一些厂商因准备不足而惊惶失措,有的甚至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因不能及时应对新政策而不得不退出市场的厂商,并不是绝无仅有。

  据介绍,每一次政策出台前,政府部门都为企业留下了充足的准备时间,有时甚至为了照顾部分企业而将实施日期一再推后。

  即使这样,有的法规标准在出台后,一些厂商仍置若罔闻,使国家标准形同虚设。如国标7258中,强制客车企业配置ABS.而据了解,有些客车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或者对此规定根本不执行,或者走捷径大打折扣。

  应树立长远发展观念

  一位来自欧洲的咨询专家对《财经时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中国汽车企业的短视现象太普遍,有时做出的一些行为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如为了应付国际采购,有的企业竟将其他厂家的产品拿来应付。

  这位专家表示,如果这种状况不在短期内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会严重下降。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文,要求各地质检部门专项检查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执行情况。这表明,中国汽车的召回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而此次一旦查出问题,国内就有可能诞生第一个被强制召回的汽车厂家。

  据介绍,一些企业不是不了解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但有时为一己之力就因小失大。有的企业只贪图眼前利益,抓住火爆的市场赚一把是一把,根本无暇或无心去研究这些政策法规,或者调整自己的产品思路和管理策略。

  他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很普通的规定,不仅影响眼下的市场,而且对企业技术、管理、发展战略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一旦企业准备不充分,就有可能因为应对措施不当而失去市场机会,甚至蒙受重大损失。本报记者 冯淑娟 见习记者 翟旭鸣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政策法规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