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消费税的出台,掀起了当前车市的两股浪潮,一股涨价潮,一股降价潮。涨价者理直气壮,降价者不再扭捏,消费者瞠目结舌,而这两股浪潮却似乎刚刚开始。
新闻事件:4月1日,新消费税正式实施。受其影响,多家汽车生产厂商调整了自己的销售价格。一汽丰田旗下的皇冠3.0升的价格上涨了1.7~2.1万元,锐志2.5升由27.67万元调整为28.2万元;奥迪2.4升排量的基本型价格涨幅在4000元~5000元,3.0升排量的涨幅为2.4万~3万多元;东风本田CR-V市场价格上调3000~5000元不等;江淮瑞风所有车型平均价格上扬3000~8000元不等。此外,进口和国产宝马汽车的市场零售价都有上调,其中排量6.0升的760Li个性版甚至上涨了28.96万元。
汽车涨价:无奈还是作秀
新消费税实施后,汽车市场久违的涨价声忽然多了起来。4月1日以来,皇冠、锐志、奥迪、宝马、CR-V、三厢飞度等前后涨价了。近年来,车市竞争日趋激烈,近身肉搏,“降”字当头。无论是厂家还是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汽车价格的下挫,忽然有为数不少的车型涨价了,到成了新闻。
亚市商务信息中心副部长且小刚认为,目前受消费税影响,大排量车涨价是正常的。通常情况下,厂家是不敢轻易涨价的,除非在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之后。国家调整消费税就是要控制大排量车的销售,鼓励和引导使用节能环保型车,如果市场上出现大排量车销量下降的情况那正是国家政策想要的效果。网上车市总监华雪说,现在处在一个税后波动期,价格肯定会有升有降,但很快就会平稳。4月底将迎来车市的旺季,畅销车加价销售也是正常的,这当然也不排除商家借机炒作,大搞促销的可能。
那么,部分车型涨价后,经销商和消费者是怎么看待的呢?
经销商说 涨价后近期销量会下降
消费税调整后,大排量车涨价势在必行,这是经销商和消费者都不愿看到的。据记者了解,尽管豪华车的利润非常可观,但现在已经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进口车的消费税由经销商承担,为了不至于损失太多利益,经销商不得不硬着头皮涨价。主要从事进口豪华车销售的董先生告诉记者,涨价影响明显,这两天看车的人明显减少,近期的销量肯定会下降。丰田锐志的一位经销商显得很无奈:“这次涨价是厂家统一上调指导价,我们只能接受,假如销量不佳,我们肯定会采取一些促销措施的。”
涨价对销售 会起促进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经销商都对涨价心存忧虑。中星创业奔驰展厅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说:“豪华车价格涨跌都是厂家的行为,对我们的销售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东风悦达起亚的一位经销商甚至说:“涨价不仅不影响销售,反而有促进作用,买大排量的消费者不会在乎一两万块钱,而且消费者的普遍心理买涨不买跌。”当问及会不会出现厂家为促销而降价的现象,他说“最早也要八月份,也就是关税下调的时候。”
库存大排量车可以大赚
根据消费税调整的政策规定,4月1日以后生产的产品才执行新的消费税。但在汽车市场对于库存车,经销商们有灵活的处理方式,多数经销商选择同4月1日后的新车一起涨价,可以趁机大赚一把。一位丰田的经销商就直言:“后悔没有囤积大量库存,否则就赚发了。”但上文提到的董先生指着眼前的切诺基指挥官说:“这车虽然排量达到5.7升,但我们不会涨价,目前报价仍然是83万。因为车子刚进入中国市场,价格上涨不利于市场推广。”
消费者说 买涨不买跌想买大排量赶早
新消费税出台,大排量车涨价,几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雅阁3.0AT 2006款有着浓厚兴趣的成明发先生向记者表明了他的看法,“买涨不买跌是很多人的消费心理,这是不无道理的,此次消费税的调整,说不定只是国家抑制大排量车的一个前期信号,接下来还有什么措施,谁也不知道,为了避免再次涨价,想买大排量还是赶早的好。
持币待购 等待价格回落
近日,多种车型的价格上调。这些车型价格的上调导致很多消费者延迟购买。由于供货紧张,帕萨特领驭自动挡车型以及别克君越车型再次出现了加价提车现象,加价幅度最高达到1万元。想买领驭的张天龙先生告诉记者,“按照车市以往涨价的持续时间来看,这股涨价风应该也刮不了多久吧,我想再等等,不久其价格应该就会回落。”
望而却步 转购其他车型
记者了解到,北京一家丰田销售店一上午就有5个退订金的消费者。一名丰田4S店的销售顾问对记者表示:“很多消费者不能接受大多厂家没涨价,而丰田的车型却涨价的事实。”原本想买丰田锐志的李立先生对记者表示:“我不能接受涨价,现在与锐志同级别的车型很多,有的车型优惠幅度还很大,我会考虑选择购买其他品牌的车型。”
涨价对我无影响 该出手时就出手
消费税调整后,获益的车型有吉利、奇瑞QQ、广本飞度、长安羚羊、雨燕、上海大众波罗1.4升、上海通用五菱的SPARK、乐骋,以及南京菲亚特派力奥等。税率下降车价应该出现微降,但由于该区间小排量车利润已经非常薄弱,厂家降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即使市场出现一些让利降价现象,那也只是个别经销商的短期促销行为。因此,准备购买这部分车型的消费者表示,车市涨价对他们毫无影响,不会左右他们的购车行为。
涨价无罪
新消费税实施后,2.0升以上排量汽车消费税涨幅至少在1%以上,尤其3.0升~4.0升(含)上涨7% ,4.0升(含)以上涨幅则高达12% ,由于消费税的增长部分直接由汽车生产厂家买单,面对动辄数十万的汽车产能,按照新消费税的涨幅计算,每台车哪怕只涨一千元,就得有上亿元净利润赔进去,颇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意味。水涨船高,但求保命,这个十足的理由成全了汽车企业纷纷涨价的行为。后来,20家汽车企业又联名起来抗议,说这个政策违逆市场价格规律,是人为地破坏生产力。
涨价之后的车市变数
日韩系:虽然同样是要涨价,可涨的幅度大小各有不同,以经济性著称的日韩车系自然占得了主动权,他进可以小幅涨价,退可以维持现状。调整后的CR-V价格仅上涨3000元到5000元不等。即使是2.5升近30万元的皇冠涨价仅才4000元。这种微调,让众多承受巨大成本压力意欲大幅涨价的汽车品牌左右为难,陷入困境。新消费税刺激下,日韩企业极有可能在中国的中高级车市场占得绝对领先的地位。
欧美系:并不以经济性见长的欧美车系,此番除了应对税率上调,还不得不考虑持续走高的燃油价格。均衡之下,如何让消费者继续忠诚于己不致叫苦,却又要与日韩车系,中国自主品牌保持均衡的价格水平,恐怕会进一步考验欧美汽车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水平。
自主品牌:这次涨价,波及的自主品牌并不太多,长城、双环等民营SUV企业因为产品类型单一,没有更多的消化成本的渠道,但本土品牌的低成本优势会让其在这次涨价风暴中勉强应对。
涨价建议——能够不涨最好就别凑热闹
中国汽车生产厂家的成本控制真的到了尽头,以致无法再挤掉一滴水分,非得借助国家政策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同样的话丢给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他会告诉你:企业的责任就是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利益,而不是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他们当替罪羊。那么,增加的成本该如何消化呢?这正是考验一个企业是否跻身一流公司行列的重要依据。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在生产,管理、采购、销售、传播等环节中不断开源节流,控制成本。尽管许多汽车企业并不愿意承认,但日本丰田的出现,为全世界的消费者传来了福音,当然也给竞争者挥之不去的噩梦。过去的5年里,丰田因为精细化管理而节约了100亿美元,而目前的纯利润则已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集团的总和。
可见成本控制并非不可能,很简单的道理,从2000~2005年,中国汽车价格降幅总计高达40%以上,终于有了点“与国际接轨”的味道,这就是成本控制的魔力。今天纵然没有新消费税的出台,难道2006年,2007年,汽车价格就不会下降?既然无法阻止汽车价格的“平民化”,缘何一点点风吹草动就高喊“涨价无罪”,说汽车厂家无力进行成本控制,这肯定是逗你玩儿的,他们也许无意控制,要么仍在对2004年以前汽车销售暴利时代充满幻想。
降价有理
以往汽车降价苦于找不到理由,不停的优惠与促销赢得了新客户却失去了老客户,不停降价让消费者胃口大增,也间接助长了持币待购。这次降价的理由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定且充分,1.0升~1.5升税率下降2%,降在情理之中,1.5升~2.0升未变动,但市场仍有降价行为。打着新消费税幌子的降价,颇让本来酝酿即使税率不变动也要降价的厂家窃喜,消费者期待,自己毫发无损,岂非快事。
降价之后的车市变数
日韩系:此番降价之后,日韩系的低价高配本色显露无余,雅尊降2万,飞度降2000,此前定价虚高的现代雅绅特或许借机下调,可望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欧美系:欧美系汽车的安全性能仍然令越来越理性的购车者难以舍弃,但其相比日韩系较高的油耗和并非十分完备的内饰让人们迟迟不肯下手,此番借机降价,以标志206、POLO等为代表的车型必然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选择。这也将使得欧美车系在中级车和入门级车市场越来越具领导地位。
自主品牌:相对此前由低成本优势换来的价格优势,中小排量车的这次集体降价极有可能扼杀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而相比之下,尚有不足的性能和外观,会在同级别的日韩系、欧美系失去不少竞争力。
降价建议——该降多少,就降多少
考虑到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降价促销似乎又会成为节日消费的趋势。连番降价之后,本来价格空间有限的中小排量车最终降幅能否打动消费者,难以得知。基于此判断,厂家保留价格空间,选择在节日释放的可能性大。倘如此,厂家对于消费者的真诚是否要大打折扣?
消费者自己心里会算帐,厂家藏着掖着,而不是在促销方式上多下工夫,在客户服务上多费心思,想一味靠降价做诱饵,恐怕今后并不吃香。(记者 戴军 实习生 杨梦笛 吕钊凤 赵燕飞)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