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研发急需储备人才 自主品牌锤炼“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8:23  东方网-文汇报

  “软实力”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大到国家政治、军事,小到社会、企业、个人,均能适用。

  如果在企业层面做一个横切面加以观察,我们会清楚看到,设备、厂房、资本、人员、盈利等被比作企业的硬实力,管理架构、研发创新、文化理念、品牌形象等被称为企业的软实力,后者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和生命力的持续性。

  对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说,现在是一个可以、也是需要策马狂奔的时代,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大干快上的急迫心态有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其中最主要的症结之一就是以为一开始要求规模,不管产品如何,先把市场份额占到了再说,至于效益则放在第二位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浩大的投入能换来的仅仅是“死”的生产线、设备投入,却不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究其根底,没有软实力的同步发展。

  汽车行业如今成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行业,“自主创新”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于是众多自主汽车品牌就在这样的群情激越中拔足远行。同样,我们需要善意地提醒,“自主”固然是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但并不是做事方式和走路姿势的细则,“创新”才是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最需要锤炼的还是企业的“软实力”。

  以中国汽车研发为例,过去,面对国际汽车巨头,曾经有过畏难如山的情绪。今天,自主品牌开始用不同的方式来攀登这座高峰:有从模仿入手的,有与境外设计公司合作的,也有自身不断探索积累的。

  自主品牌不仅要有强大的硬实力,还要有强大的软实力,才能够茁壮成长。

  在这一点,上汽汽车的国际化道路格外值得关注:过去多年在与国际汽车巨头合作中积累的全面深厚储备,加上吸纳的100多名原MGROVER公司的核心专家团队,再加上此前花6700万英镑购得罗孚25、75两个车型及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如此一来,迅速直抵研发软实力的核心,不能不说是厚积薄发的妙手。

  此外,上海还投资18亿元创办上汽工程研究院业,目前已经奠基,今年更将在英国成立规模达500人的大型海外研发中心,其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走国际化道路的“野心”可见一斑,而这更证明了上汽在开发自主品牌的同时,对软实力的无比重视。 本报综合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