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和女,这世界的两种高等生物,尽管貌似同类,内在则是千差万别。从生理到头脑,从文化到本能,衍生出无数的争辩和话题。而汽车,又是一种独占性和文化感很强的现代工业商品,今天就来谈谈车的性别,男人和女人围绕这一后工业时代产物的争斗可谓旷日持久。
首先要从一个调查说起,某国际网站曾经做过一个挺有意思的“感性汽车生活”全球调查,为了解各国消费者对于汽车购买和使用的理解力,美、英、法、德、西班牙、意大利和中国七个国家的消费者参与了调查,展现出颇具特色的汽车消费差异化潮流。这个调查证明,中国真是一个更注重感性消费的国家。因为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将自己的车人格化,具体的方式有:同汽车交谈、给汽车赋予性别。
调查显示,中国人同汽车讲话的比例达57%,美国人最高为69%。相比之下意大利人最不习惯同汽车对话,其百分比仅为29%;同时,大多数中国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汽车是男性,认为车是男性的与认为车是女性的比例是3:1。而大部分美国汽车约一半被其车主认为是女性。
这个调查是在2003年底结束的,其中我国大多数消费者视汽车为男女性别的3:1很有代表性。它反映的是那时候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大部分车型还是商务及家庭用车,女性汽车消费群体并没有觉醒。汽车不仅被男性主宰和驾驭,同时几乎汽车的一切文化印象也是向着男性的阳刚美学倾斜的。冷冷的泛着金属光泽的车身表面,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掌控的精密仪表盘,宽敞柔软的真皮座椅,车前灯打出雪亮霸道的光柱,甚至低沉怒吼的引擎声都成为男人的最爱。有更多的男人明明没车,可并不妨碍他们爱车的狂热,全世界的名牌车都如数家珍。毫无疑问,这种情境下的汽车,应当是一种雄性动物。男人对于汽车的痴迷,十有八九也是出于同性伙伴之间的惺惺相惜。如果说这时候汽车和女性有什么直接关系,大体都可以归纳成:香车美女,相得益彰,代表着绝大多数现代男性的终极梦想,其意义和“江山美人”异曲同工。
而即使在这种时候,女性的汽车情愫也在悄悄复活。那不到1/4的汽车女性定位就是证明。而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更加人性化和生活感的流行元素也在汽车身上日益强大。很多新车型的外观更加柔美、功能控制更加模块化、操控更加简易人性化,就连广告也渐渐淡化了高高在上的商务贵族色彩,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时尚亲和力。所有这一切都在预示着女性群体的消费力日渐强大。她们大多经济宽裕、思想独立、职业很有社会扩张性,这些女性的声音渐渐被更多汽车厂商听到。和单纯向男性功能靠拢有所区别的是,她们呼唤的汽车需要照顾到真正的女性性别特征;由此而来的操控简便、附加功能、文化认同等等,汽车厂商们闻风而动,为女性“隐性”代言的汽车面目开始渐渐明朗。
至此,汽车的男女之争暂时尘埃落定。说到底,和服装、首饰、化妆品等商品一样,男性和女性这个曾经过于界限分明的两大地带,渐渐开始相互侵犯、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进而各自从这种性别文化冲突中得益。怡然独自驾驶的女性,和敢于做面膜的男性一样,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缩影。
尽管汽车的“女性”风情日盛,但距离纯粹概念上的“女性车”诞生还有不小的距离。很多车型推出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浓的女性审美要素,但是依然在打男女通吃的擦边球。造成这种不明朗现象我想有两个原因。
一是利益因素,厂商们能够设计出体态娇小玲珑的车型、风格中性或柔美的内饰,但是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某款车只为女性设计。因为传统观念中认为,不管职业女性现在多么占据主流,愿意为拥有一辆车欣然掏腰包的,大多数还是汽车情结严重的男性。制造“女人车”,等于把大多数狂热而忠诚的男性车迷拒之门外,这当然是商家的大忌。
另一个则是文化因素。中国的汽车市场近年虽在飞速发展,但依然处于欧美为主导的西方汽车文化影响之下,以快餐节奏和消费功能为核心的美国汽车文化中,女性要素体现并不明朗,大多集中在生活气息浓郁的主妇角色或牛仔为载体的流浪边缘人状态中;而欧洲汽车文化中的女性文化符号相对还算丰富,但也更偏重精细和极富历史感的制造工艺,同样不能满足东方女性汽车文化的孕育条件。没有明确和成体系的女性汽车概念,研发和制造真正意义的“女人车”也就无从谈起。在中国,文化对于消费的重要影响力可见一斑。
归咎于这两个原因,尽管国内包含女性消费卖点的车型比比皆是,但是“女性车”三个字就像是一块炙手可热却颇具争议的“烫山芋”,总被有意无意地绕开。
而事实上,汽车的性别,就像是任何一种现代人文事物一样,越来越明晰地宣布着自己的存在。女性汽车文化,伴随着中国自己的广义汽车文化一起渐渐丰满、成熟,进而结出一枚生机盎然的果实,在女性呼声日隆的今天显得魅力十足。
2006年3月8日,上海华普汽车一款女性专用车在雄性博弈的汽车界冒出头来,这款国内首次专为女性设计、并由女性设计团队和评审团队开发的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女性车”,第一次在国内明确提出了女性专用车的概念。专为广大现代女性量身定做,媒体对它的初步评论是,车身灵秀雅致,色彩丰盈饱满,内饰设计柔和富人性化,充满愉悦感官元素,具文化前瞻性,在细节中融入关爱女性的要素。消息一出,引发了纷纷议论和关注。究竟谁最懂女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呢?
首先来说说这个女性车的设计团队,我们的第一个精神还是“身体力行”。让女性自己来定位“女性车”的设计尺度,如何体现性别特征?如何拓宽功能外延?如何在文化上培养认同和促进女性汽车消费的空气?这都不仅仅是开发一款女性车就可以全部解决的。
要使汽车的性别符号成功进驻消费者的心智空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做工作。物质上多借助传统手段的感官刺激,即不断地在媒体和公众聚焦场合加深消费者对女性车的具体印象,包括实物展示、广告、活动亮相等等,让老百姓知道,有一款专为女性设计的汽车,正在改变汽车消费市场的单一化局面。同时鼓励女性尝试独立驾车,改变社会上一度流传的女性开车很“面”的偏见。
文化层面的支持,我们通过举办这种极富女性人文精神的活动来实现。比如2005年夏天的“华普女赛车手招募全国大赛”,就很好地释放了女性驾驭汽车的热情,增强女性这一特殊汽车消费群体的信心。事实上,如果汽车真的分出了男女性别,也同时意味着两种驾车风格的相辅相成。汽车的男性角色,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疾速争先、目的性强,更有可能导致抢道、超速甚至交通无序或事故。而汽车的女性角色,往往体现出道路驾驶的理性、秩序和对步行弱势群体的礼让。当然这种角色映射并不绝对,但至少它代表着人们对此的美好心愿和努力方向。
汽车消费向女性群体的正式开放,不仅仅体现出对女性经济独立的尊重和社会地位的文化支持,更呼唤着交通体系中所有角色之间秩序和理性共处的重要性。就像把T台上的漂亮女模特演绎起帅气的西装领带,汽车终于理直气壮地在性别一栏中填上了“女”,应该说是文化融合的有趣花絮,是全社会人文进步鼓舞人心的结果。
(作者:华普汽车董事长 徐刚 徐刚的博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