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直接降价已经过时 现在企业营销流行“耍大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08: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中国汽车市场是“降”字当头,各大汽车商都是铆足了劲的下调自己产品的价格,拼了命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孩子贱卖出去。一时间轰轰烈烈,好不热闹。有意思的是,所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相比于以往仅仅依靠降价这“一招鲜,吃遍天”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汽车商们聪明了不少,在大肆降价的同时,他们打出了所谓的“概念消费”这张王牌,并以明星“耍大牌”的作秀方式竟把消费者的眼球完全吸引住了。叫好声是一片连一片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一正一反两个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汽车商的这几手奇门怪招,结果到底如何,还真不好说。我们不妨辨证地作出分析。

  正方观点1

  降价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

  随着车商们拼血本似的降价,原本离我们很遥远的汽车在几年之间就走进了千家万户。上班,旅游,也不用都去挤那人山人海的大巴了。对于购买力普遍不高的我国广大老百姓来说,降价消息有如佳音捷报。同时,随着老百姓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汽车生产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记者观察:有利老百姓的,咱都叫好

  正方观点2

  刺激好奇心,“概念”拉动消费

  中国人,就喜欢看个热闹,也就是四川话说的“看稀奇”。经常在大街上看到一大群人围成一团,于是也拼了命地挤进去一看,不过就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汽车商活学活用地抓住了这一特点,纷纷用各种手段给自己的新车增加神秘感:性能大大宣传,就是不让你看到车,价格更是如同待字闺中的少女,神神秘秘。你想要娶回家去?行,交定钱来。你别说,很多消费者还就吃这一套。根据各经销商反映,最近几款声势很大的车都是搞的这种手法,预销情况都相当的惊人。

  记者观察:有新意的销售办法。

  反方观点1

  降价是程咬金的三板斧

  通过去年的国内市场降价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汽车的降价周期实在是太短,也太过频繁了。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一种类似于审美疲劳的腻烦心理。降价这一销售策略中最低级的一种手段,或许短时间内,消费者的购买意识和理念没有形成的时候,可以取得相当大的回报。然而,等到所有人都看清楚你的套路时,还老使这一招,就无疑于自杀了。就像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一出场就3板斧砍翻了山东王杨林,然而后来证明了他也就只会这3板斧,一旦被对手看清楚了,他也就只有落荒而逃。

  记者观察:在国外市场早就把服务、品质、品牌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的时候,国内车商似乎还乐意挥舞着那柄陈旧的板斧。

  反方观点2

  概念消费,车商的捉迷藏游戏

  今年的汽车迷可以说是吃尽了相思之苦,汽车商们总是在自己的新车还未面市甚至下线的时候就做足了宣传,然后开始接受预订。然而,当车迷们眼巴巴地赶着把定钱交了,却迟迟地连车的具体价格都看不到,失望之情是难免的了。今年最受期待的几款车型都早早做了宣传或者是开始接受预订,然而到现在,都没有公布具体价格。也许车商们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更晚公布价格,将使自己在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有更多的转圜余地,也就立于更有利的位置。可是,泥人都有个泥性子,消费者实在等得不耐烦了,把手一挥:“老子不等了”,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记者观察:看接吻戏,太过干脆地就把两张嘴贴一块,观众会觉得不美,那没内涵。可要是两个人扭扭捏捏半天,最后都没亲下去,观众就会不耐烦了:这什么东西。所以说啊,神秘是要有的,但是如果过了,就成神经了。正所谓幸福的家庭有着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对于目前汽车市场上的销售行为,我们无法去评判其正确与否,也只有让结果来说明一切。 记者何为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