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销商、消费者侃车市 来自汽车市场一线的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0:57  青年参考

  进入3月以来,新车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乐风、雅绅特、思域、骏捷、马自达3、速腾,个个都是市场期望值较高的重量级新车。在此前提下,老款车型开始大幅降价促销,车市一片“欢腾”。

  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初我国汽车产销出现良好态势,1~2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5.14万辆和101.13万辆,同比增长42.28%和47.75%。这个数字接近2003年车市“井喷”时的增长速度。为此,有业内人士评价说,2006年,汽车业的又一轮“井喷”开始了。

  汽车市场到底有多热,会出现新的销售奇迹吗?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处在汽车市场一线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最有发言权。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数十家经销商和数十位消费者,他们的言谈基本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汽车市场。

  经销商侃车市

  车市井喷难重演

  与2005年春季鲜有新车亮相不同,今年初新车频频上市刺激了市场。记者了解到,3月18日刚刚上市的骏捷在北京亚辰伟业中华4S店已经预订了七八十辆;而3月25号将上市的速腾在骏宝威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已经预订了80多台。新车抢眼,老车同样热销。2月份,轿车销量达240584辆,同比增长了76.3%,出现了久违的供不应求局面。车市热销,最高兴的是经销商,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经销商普遍认为,目前车市火爆是暂时的,2003年的“井喷”现象很难重现。

  亚运村奇瑞专卖店副总经理卢伟认为,现在车市的火爆一定程度上还是2004年持币待购现象的释放,另外也是车市季节性增长的体现。暂时的火爆过后,今年车市应该平稳地发展。骏宝威的副总经理赵岩表示,消费者现在越来越理智,跟风式的购买热潮不太可能出现了,2003年车市全面井喷现象很难重演。

  自主品牌竞争力还很低

  中华骏捷上市,标出8.58~12.88万元的售价,远远低于很多消费者以及业内专家的预测。中华一家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有消费者看过了骏捷1.8升舒适型的样车后说,骏捷内饰太过简陋,没有电动天窗,车身也不是激光焊接,8万元的价格并非物超所值。为什么这样一款人称“小宝马”的经典家轿竟然受到如此诟病。那位销售经理分析说,“如果是大众旗下的一款新车放在这,肯定都说好。”中国的消费者爱面子,配置相同价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更习惯选择外国品牌以充门面。看来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还是任重道远。

  消费理性,但懂车的不多

  记者走访的多家4S店的销售人员普遍反映,随着轿车越来越多地走入家庭,消费者买车也变得越来越理性。从着手买车到实际购车最短的时间为一个月,有的半年甚至一年。经常是货比三家或者是货比九家,充分考虑买车的用途、车的价格以及品牌的信誉等等。

  经销商认为,消费者对车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但多数还是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配置,而往往忽略汽车科技含量方面的配置,像ABS(制动防暴死系统)、EBD(制动力分配)、双侧安全气囊等。中华销售店的一位销售经理说:“骏捷的一些配置显得多余,像EBD、双侧安全气囊,消费者不会因为这些而感觉车的价值提升,假如增加电动天窗、疝气大灯等时髦配置,消费者反而会觉得这车贵点也值了。”

  买断销售进入收尾阶段

  2005年买断销售一度成为车市热点,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雪铁龙等先后加入到买断销售的行列。“买断销售”是指销售商和生产厂家就某一产品在一定区域内达成协议,以较优惠的价格从厂家批量采购,然后以低于市场价的售价对外销售,从而实现短期内大批量销售该产品的一种销售模式。买断销售虽然会担负一定的风险,但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增加售后服务的客户,这对越来越重视汽车服务的4S店来说,无疑意味着更大的利润。

  骏宝威也是参与买断销售的经销商之一,但赵岩却认为买断销售2006年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因为买断销售多是针对库存车辆,而到目前为止,大量库存已经销售殆尽,适合买断的产品也越来越少。此外,厂家开始逐渐采用订单式生产,短时间内囤积大量库存车的现象很难出现了。

  降价是必然

  但幅度会越来越小

  车价永远是讨论最热的话题之一。接受记者采访的经销商普遍认为,车价下降是必然趋势,但降价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大幅降价的现象不太可能出现了。支持价格会持续走低的理由很多,骏宝威的赵岩表示,现在整车的成本也大幅下降了,科技水平的提高使新车的开发周期缩短,研发资金大大降低。另外一些外国品牌正在谋划与鞍钢、首钢合作,使用中国的钢材来降低成本。

  至于偶尔出现的加价销售,卢伟认为,这是在作秀,或者是一种销售策略。比如一款车定位为女人车,推出时要排队订号、加价提车。“这只是一种炒作,等货源充足了,供销达到平衡时,这种现象肯定不存在了,并且还要优惠销售。”

  消费者侃车市

  张绍刚(公司职员)——

  新车和价格

  其实是把“双刃剑”

  “买涨不买跌”,让我压抑住了马上购车的冲动,而业内人士对降价仍将继续的肯定也让我总是“乐于等待”,新车的频繁上市也让我无从选择,甚至是有了“新车疲劳症”。我现在对新车的关注度已经越来越低了,因为一款新车推出3个月后就成了老车型。新车的价格也已不再坚不可摧。所以我总是在想“等一等就会有更好的了吧?”

  程鹏(自由撰稿人)——

  使用成本

  受到准车主的广泛关注

  就我而言,我所给予的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价格、使用成本、品质、售后服务、品牌等。如果在价格水分不大的情况下,我更关注的是车的使用成本。毕竟,买车是一项长期投资,国内燃油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以及部分厂家对于零配件价格的调整,这些都促使我买一款经济节能、持久耐用的汽车。

  李跃飞(IT公司经理)——

  最注重品牌知名度

  我认为品牌就是品质和性能的保证,最近上市的新车太多了,什么奇瑞A520、君越、雅绅特,还有刚刚上市的骏捷,个个造型都很有特点,配置都不错,怎么才能“浪里淘沙始见金”?我最简易直接的方法就是挑品牌,好的品牌知名度是通过市场检验,得到消费者肯定的。老三样为什么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是经过市场的惊涛骇浪考验过的。选择好品牌,也就意味着买了安心。

  李成宇(会计)——

  自主品牌“叫好不叫座”

  从感情上讲,我们应该支持国货,然而这种“爱国热情”摆在现实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你想,在8万元就能买到新三样的形势下,你会花同样的价钱去买自主品牌新车吗?

  当然如果自主品牌里能蹦出一个“中国海尔”又另当别论,不过那一天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

  杨波(公务员)——

  企盼汽车“三包”早出台

  砸大奔、驴拉宝马等事件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汽车质量投诉居高不下。这让我不得不考虑买车以后的利益保障问题,投诉难、调解难、赔偿难的现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据了解,汽车“三包”依然是“镜中月,水中花”。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我们的利益怎样才能有保障?

  王建(出租车司机)——

  汽车:买得起用不起

  油价飞涨 ,听说上海的“的哥”开始转行、长沙“的哥”推车等客,广州车主为避油荒纷纷“囤油”,车主们的心跳随着油价的飙升频率加快,最终变成了“心疼”!“买得起车用不起车”让人很是苦恼。

  张兰英(教师)——

  汽车的消费环境让人头痛

  我想买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贷款门槛的提高、保险费用的上升、维修费用的昂贵、停车困难等等,已经成为有车的同事经常向我诉说的苦恼。另外,名目繁多的收费、限制也让我对“车生活“望而却步。

  陈蒙(白领)——

  “无价无车订购”是炒做

  如今的消费者都已日趋理性,买普通东西都得货比三家,更何况买车。既没有车,特别是在连定价都没有的情况下,让消费者拿出几万元的定金我想也并非易事,至少我不会这么干,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商家做秀之举。

  张燕(文员)——

  有什么样的市场

  就有什么样的消费群体

  与其说我们消费者更成熟了,还不如说是变化无常的汽车市场“造就”了消费者的理性购车。看过了前两年的“井喷”状态,也经历了车市低迷,去年观望了惊心动魄的价格战,今年又上演了“新车渐欲迷人眼”,在经历了车市的大喜大悲之后,我想不成熟都难。然而不管我们怎么成熟,怎么变,始终不变的是期盼。(实习生 杨梦笛 吕钊凤)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