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主流厂商集体发力 自主创新主力军不再沉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09:22  解放日报

  谈到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自主开发,以往几乎只听到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的声音,今年以来形势却发生大转变

  一段时间以来,谈到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几乎只听到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的声音,几个大型汽车集团和汽车骨干企业却一直保持着沉默,最多作出简单回应。2006年,这一状况陡然发生转变,上汽、一汽等重量级企业在“自主创新”问题上纷纷打破沉默,亮出自主军构筑自主品牌的蓝图。

  大集团、大企业,是时候发出声音了。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当下国内汽车市场已出现熙熙攘攘的景象,但也只是“看上去很美”,由于自己没有或缺乏核心技术,其实整个汽车业的命脉几乎全掌控在外方手中。如果说,当初以“市场换技术”是为了让中国汽车与国际“无缝链接”、加快发展,那么从今天大街小巷,开来驶去的汽车大多是大众通用丰田等全球知名品牌来看,它已经很好地达到目的。然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的格局会越来越明显,行业竞争将加剧,如果我们再不掌握核心技术,再没有足够的自主品牌汽车出阵,那么,国家汽车工业势必会出现“空心化”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实行新的战略转型,其重点就是通过自主创新来发展自主品牌。在这点上,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已经走出坚实的一步,而真正的主力军,无疑还应当是那些经过数十年积累、已经具备雄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国内汽车大型集团和骨干企业。这是他们无法推托的历史使命。

  如今,大型集团和骨干企业果然出击了。

  上汽股份“自主品牌”的意向,是从它收购罗孚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到今年,这条发展轨迹已愈加明显。2月23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将全面负责上汽股份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的建设,并将成为上汽股份麾下继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之后的第三大整车制造企业。

  不仅如此,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轿车将浮出水面。据了解,该项目将是上汽股份的第一个自主品牌,投资额达36.8亿元人民币,技术来源于上汽从英国罗孚手中购买的罗孚75技术平台。作为罗孚最为经典的车型之一,上汽对其发动机和配置进行了适应中国市场的改进,并最终将它定位于中高档车。

  目前,上汽股份为全力打造自主品牌,已由总裁陈虹亲自担任自主品牌公司董事长,同时抽调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精英组建管理团队,入驻这一公司。在上汽的“十一五”规划中要求,上汽将投入10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自主品牌发展,到2010年达到产销20万辆的规模,海外目标销量5万辆。陈虹说得明白,上汽将充分利用20年打下的基础,走一条与国内其他自主品牌企业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打造高起点、高品质的国际化品牌”。

  与上汽一样,一汽也将大举进军自主创新领域。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发展历史,人们在自主创新方面对一汽的期望值无疑更高,因此当一汽总裁竺延风几年前发表“要耐得住寂寞20年”、“自主品牌必须要达到500万辆年产量才能真正搞起来”的谈话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不过,从今年的迹象看,一汽也已耐不住寂寞了。

  日前,一汽透露其自主开发的中高档轿车C301将于6月下线、7月上市的消息。据竺延风介绍,C301只是众多自主研发的整车项目之一,以后还将有更多的自主新产品推出。同时一汽宣布,到“十一五”期末,一汽自主品牌车年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上汽、一汽之外,今年东风长安、广汽等其他骨干企业也不约而同加快了自主创新进程。据了解,东风自主品牌项目小组目前正全面展开论证和筹备工作。东风公司副总经理、神龙公司总经理刘卫东曾对记者说,在与法国PSA集团的合作过程中,中方已考虑到合资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像爱丽舍标致307等车型,中方已拥有部分知识产权。

  这些年来,长安集团在自主创新上一直不遗余力。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长安汽车集团将推出16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其中包括将于2006年上市的微型轿车CV6、经济轿车CV7和MPV多功能车CV9、CV11等。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在海外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并已具备整车自主开发能力。到2010年,长安集团自主知识产权汽车产销量将占集团汽车产销量50%以上,自主研发的车型平台达到6个以上。长安集团董事长尹家绪明确表示:“在汽车方面,技术来源是哪一块的,哪一块就有话语权,我们要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要掌握技术。”

  广汽则打算在自主创新和合资企业之间寻求一条“中间路线”。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庆洪表示,“十一五”期间,广汽一定会有自主品牌的轿车推出,但我们不会为创新而创新。另外,合资企业也会有自主品牌,但至于用什么商标、利用什么渠道来销售等问题,目前还没有考虑周全。

  从上汽的收购罗孚,一汽、长安的自主研发,到广汽的“中间路线”来看,各有各的神通。从国家层面来说,各种创新都是需要的,无论是技术、品牌的原始创新,还是通过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品牌进行再创新,都是有益的尝试。上汽、一汽等大企业的创新尝试,将会继奇瑞、吉利之后兴起又一轮自主创新的热潮。与第一轮创新尝试相比,这一轮创新将会显得更系统、更多样化。

  同时,相对于奇瑞、吉利等从低端市场进入的路线,这次大集团和骨干企业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高起点入手、高端进入的路线。从计划表上看,一汽、上汽等都是从20万元左右的中高端车做起。曾庆洪说得很直接:“我是绝对不会去造两三万元的车,那不符合经济规律。”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大集团经过“市场换技术”的积累,已经具备较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所以自主创新的能量和潜力将会更大。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作为中国汽车骨干企业的上汽、一汽们,如何用好这20多年来“市场换技术”获得的经验、资金,在自主创新上大胆规划,勇于突破,完成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战略转型,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汽车。谁交好这份答卷,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者。(朱君巍)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