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行业退出机制启动 124家企业被吊销户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15: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汽车企业生产资格终身制终于被打破。

  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拟撤销WMI(世界制造厂代号)的名单,其中124家企业拟被永久终止车辆生产或被取消生产资格,23家企业的部分产品拟被取消生产资格。这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大规模明令拟撤销企业的生产资格。

  “这些企业WMI多年不用,此次公示并没有特别的用意,清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并不大。”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二处处长卢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是,部分汽车业界人士仍坚持认为,产能过剩是事实,但显然不是这次发改委重拳整治无效产能的主因,其意图是整治当前散、乱、低水平的产业格局,提高汽车企业的集聚度是其真实目的。

  国家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称,国家发改委如此大规模地清理车辆生产资格尚属首次,这其实是汽车产业欲建立起退出机制的一次尝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有145家汽车整车制造厂,比2004年增加了16家,汽车改装车厂536家,比2004年增加了20家。然而,记者注意到,这么多的整车企业中销量超10万辆的不过10家左右,而销量在万辆以上的也只有30家左右,仅占总量的约1/5,更有多家企业全年的销量只有几百辆,有的甚至为零。

  车辆身份证的背后

  WMI是车辆识别代码的前三位数字或字母,也是识别汽车生产国和企业的惟一标志,在20世纪90年代,它由中国机械部汽车司发放,一个厂只有一个WMI,它就相当于企业的户口。

  贾新光称,去年,国家统计的汽车产销量有570万辆,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日本的900万辆。可是在这570万辆汽车中,绝大部分是跨国汽车公司和中国汽车企业合资生产的,在统计时,国外跨国公司也将这部分产量统计在自己的名下。然而,因为汽车身份证编码的惟一性,在统计全球汽车总产量时,会将这些交叉部分的汽车产量只统计一次。

  除去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中国汽车企业生产的具有自主品牌的车辆还能有多少?汽车车辆身份证反映出,在去年的570万辆的汽车产销量中,中国自主生产的车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这多少透露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悲哀。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有145家汽车整车制造厂,比2004年增加了16家。然而,这么多企业中销量超过10万辆的不过10家左右,而销量在万辆以上的也只有30家,仅占总量的约1/5,更有多家企业全年的销量只有几百辆,有的甚至为零。

  从源头杜绝投机行为

  将因为资金或技术的原因,不能正常生产的企业的生产资格取消,实际上国家为了集中有限资源,扶持重点,改变中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的局面。

  公示名单中,广州客车厂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企业。该厂曾经是中国客车行业的十大重点企业,主体产品是广州牌客车。广州牌客车曾经畅销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广州市80%以上的公共汽车都是广州客车厂生产的。然而到了2000年10月9日,广州客车厂却进了广州第三批关闭的破产企业名单中。

  一汽青海汽车制造厂因为被青海昂大实业集团收购,不再生产汽车,也进入了公示名单当中。贵州客车厂则已经被整体出让出去。重庆正浩车辆制造厂也是因为破产倒闭而进入公示名单。其他一些进入公示名单的企业也因为大致相同的原因。

  因为目录制管理,使得很多具备生产资格但又没有能力维持正常生产或者经营不善的汽车企业,成了众多外来资本凯觎的壳资源。

  在此之前,美的、众泰、波导等企业因为没有生产资格,不得不通过收购一些“壳资源”曲线进入汽车业。因此,一些产销量为零或者很少的企业一直不肯退出汽车业,也“不思进取”,将国家赋予的生产资格当作奇货。

  大量的投机行为,加剧了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撤销124家企业的生产资格,实际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汽车市场的壳资源的一次清理,强制一些企业退出市场,杜绝汽车行业的投机性。

  汽车退出机制启动?

  清理行动,表明了国家对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再次趋紧。

  2003年以来,国家对于汽车产业是否过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虽然在2004年2月,汽车产业逃过了国务院严防投资过热行业的黑名单,但是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监管一直没有放松。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去年中国汽车产销570万辆后,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声音传出。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指出,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将会达到900万辆。如果不对投资进行限制,“十一五”期末,我国汽车产能可能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比实际需求多出一倍多。

  为了防止汽车产业过热,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首先拿汽车审批权开刀:鼓励现有汽车企业现地或异地增加产量品种,或兼并、联合其他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与此同时,原则上不再批准上述范围外新建的汽车生产企业。删去了原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汽车工业重点产品的投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可按股份制方式筹资”的条款。同时,对散件式组装生产提出了限制。

  同时,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还规定,将建立汽车整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对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含现有改装车生产企业)实行特别公示。该类企业不得向非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个人转让汽车、摩托车生产资格。

  发改委废除汽车产业多余的WMI,实际上是对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建立一种退出机制,将汽车产业过热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掌握的范围之内。汽车产业退出机制的正式启动,将确保进入汽车产业的企业的质量,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陶春宇)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政策法规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