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力帆发布了援引海南交警部门调查内容的事故报告,以向公众澄清事实,希望能够消除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沸沸扬扬的翻车事件必然会对力帆520这款车的销售造成伤害。而网络上的炒作则又一次证明了业内广泛存在的“自主品牌无好车”的观念。
在力帆的调查报告中,主要澄清的是驾驶员生还是死的事实,而这也是此前对力帆产品质量在安全性方面最大的诟病所在。力帆的调查主要集中在两点:首先是试车驾驶员王波的驾龄未够,拿到驾驶证未满一年(试车员要求3-5年以上专职驾龄);其二是在翻车后因安全带和气囊的保护,王波未像此前传言的那样死亡,也未受到严重伤害。
从力帆方面来说,这一调查报告至少证明了,520翻车人为因素居多,产品因素为少。但这一报告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在事业起步阶段仍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克服。
作为一款量产的汽车产品,无论质量过硬与否,从这次试车已经可以看出力帆在产品检测方面存在漏洞,让一个驾龄未满一年的人进行试车,也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在这种情况下试驾过的产品,也确实存在让消费者不放心的地方。
客观立场上的批评和鞭策对自主品牌产品是不可获缺的,但直接以带有主观情绪的观点来批判企业和产品的不成熟则同样显得“不够厚道”。经过了二十年合资历程的洗脑之后,市场的侵占也许并不可怕,但在观念上国人已经产生了对合资和外资品牌的“顶礼膜拜”,这种精神上的洗脑造成的一大影响就是对任何自主品牌产品问题的出现都带有一种鄙夷和嘲讽的态度,“假洋鬼子”的心态不论在大众汽车消费还是在行业媒体内都广泛存在。
支持民族汽车工业、支持自主品牌不需要盲目排外的“义和团精神”,建立在情绪化基础上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只会对自主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伤害。但同时,也要看到外资汽车巨头“品牌洗脑”下所形成的排斥自主品牌汽车的非理性判断和消费观念。自主品牌的羸弱造成了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缺乏信心,而这种不自信同时加速了观念上的情绪化。
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汽车自主产业,一味的追捧和一味的打压都是不对的。理性地分析原因,对其所犯的错误有一个理性的宽容态度,自主品牌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
□何醒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