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马中国史登科:宝马在中国还需要追赶别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9:35  第一财经日报

  1月19日晚,北京的一间西餐厅。

  正是“三九四九不出手”的寒冷节气,而史登科博士一脸的春风得意。

  作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背后的整个集团好似一匹“宝马良驹”,在豪华车领域一骑绝尘;而他所负责的大中华区(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BMW和MINI品牌的总销量达到3.3万辆,同比增长36%。

  因此,他有足够好的心情,与华晨宝马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施润博一道,跟媒体大侃2005年的“马经”。

  由于得到单独、深入访谈的机会,《第一财经日报》独家获悉:华晨宝马的零部件国产化加快、年内将增产2500辆新3系等新闻。

  宝马再提速

  “2005年,宝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豪华车品牌,销量超过老对手梅塞德斯-奔驰;对奥迪的优势又扩大了5万辆,全球超过奥迪30万辆以上”。史登科开门见山,并说,宝马已经成为别人赶超的对象。

  史登科认为,经过2005年的努力,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有所进步,取得超过行业平均增长的速度。他强调,这是在2004年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取得的,说明宝马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根据宝马集团的统计,2005年,宝马在中国的主要车型、合资企业的产品都增长,其中合资企业增长77%,进口车增长高于20%。

  史登科扳着手指细数到:宝马X系列的X3、X5增长57%,7系列增长约20%,3系列翻番,5系列增长63%……总之,都有很好的业绩,使整个宝马在中国的增长,高于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份额也得到增加。

  接着,史登科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在中国市场还不是第一,还需要追赶别人。”尽管宝马认为其全球的竞争对手只有奔驰,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奥迪的销量达到5.88万辆,而宝马的销量为2.36万辆,使得宝马不得不重视同样来自德国的竞争对手。

  他冷静地分析到,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有60万辆的巨大增长。但是,认真仔细的分析,这一市场一直动荡起伏,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欧洲企业动作频繁,日本企业也陆续拿出高端车型,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

  至于一年前在正确轨道上的“偏离”,史登科说:一年前,宝马的业绩非常遗憾地有所下滑,非常不正常。经过认真的思考,宝马对产品和价格进行了调整,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回应市场,提升竞争力。当然,价格调整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是这种作用引起很高的关注,也证明了宝马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成为在本地投资的制造商,实现可持续发展。宝马对市场是认真的,是着眼于长远发展的。

  “扬鞭”国产化

  豪华车的国产化,一直为业界内外所关注,甚至担心因此影响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对于宝马来华合资生产,就曾经有人戏言,那还是宝马吗?还不变成“宝驴”了?

  施润博说,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我们一直在研究中国的相关政策,接受并认可这些规则,把国产化等工作一步步推进。现在,仅仅在5系、新3系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层面,一年的采购额就有人民币8.7亿元,到2007年要上升到24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了解到,截至目前,华晨宝马在中国内地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有46家,今年预计再增加37家,到2007年初总数达到83家。

  施润博说,我们在中国国内采购的零部件,不仅数量在不断扩大,更有品质的提高。很多高科技的产品,比如一些发动机部件、制动系统部件、防爆轮胎等都在中国国内采购。

  施润博强调,我们扎扎实实地推进国产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而且是为了合资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把成本降下来以后,使我们的优势更明显,说到底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华晨宝马的国产化进程,施润博解释说,自2003年7月投产,3系已经到了产品周期的中后期;而5系刚刚上市,生产规模有限,要求零部件厂家投巨资不容易。

  他说,但是,新3系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生命周期要有7年之多,很多零部件厂商都愿意投巨资,不仅供应华晨宝马,还可以供应其他厂家。这样,每一个零部件的价格降下来,就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

  接着施润博为《第一财经日报》举例:在来中国之前,他曾在巴西管理一家宝马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合作的发动机企业。他回忆说,巴西要求发动机的国产化率一定要达到60%。而宝马实际上做到80%以上。这样,原本发动机占整车成本的15%~25%,宝马却将其降到10%以下,使整车产品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据施润博介绍,为了表明华晨宝马的决心,在两个月前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国产化项目部,由一名公司副总裁负责,希望尽快达到公司的战略目标。

  快马仍“奋蹄”

  年底年初,就在一些企业千方百计压库存的时候,对华晨宝马来说,当务之急却是怎样让下了订单的客户尽快提车。因为根据地区的不同,消费者订车以后,要等3~5个月。

  当记者问到这里,施润博颇显无奈地说,新3系上市以后,在全球市场的需求量都很大,产品供不应求。我们很高兴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又不能让消费者等很长的时间,正在全力把产能搞上去。为此,华晨宝马已经是两班生产。

  另外,施润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上周四(1月12日),合资企业高层已经决定,在完成2006年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再增加2500辆新3系的产量,希望尽快满足客户的需求。他说,实际上,消费者的等待和耐心都是有限的,如果时间太长,就可能转向购买其他品牌的产品。

  对于2006年,史登科称,宝马会有很多新车推出。

  他说,去年9月上市的宝马新3系,仍将是今年市场的重点。“几天前,我们向市场发布了一款手动6速的进口320i,就是在拓展、延伸产品线,在此基础上每年都会有新车。”

  另外,在2006年上半年,宝马还要在中国市场推出宝马轿跑车M系——M5、M6。他说,M系的产品工程、操纵性、动力性都堪称典范。当然,下半年也还有其他新车推出。

  史登科说:“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自己。在中国内地市场,宝马的份额还不到1%;而在香港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10%。当然,不是说2006年或2010年就可以达到10%。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我们的增长应当更快。2006年,我们计划再增加20个网点。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上个月,宝马客户信息服务热线已经试运行,欢迎媒体和社会广泛监督。”

  谈到华晨宝马的市场目标,施润博称:一个是要比中国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要快;另一个是要比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要快,当然不包括刚刚进入市场的对手,因为它的基数低,很容易有较高的增长率。

  “总之,宝马在中国要一年更比一年高!”施润博说。(张宇星)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