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文华 北京报道
2005年之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并不如前些年张扬,在经历过40%的高增速之后,这一年市场开始变得平稳、理性,汽车产业结构也开始深化调整。正是岁末年初交际之时,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简称《指导目录》),其中涉及汽车产业的内容达九项,鼓励发展自主产权(品牌)、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等内容再次被明确。
未来汽车产业将进行比较大的调整。那么现阶段对汽车产业进行调整的意义何在?汽车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却并没有限制汽车新建项目?我们下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又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冯部长对汽车产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阐述。
新时期新问题
《21世纪》:为什么现阶段汽车产业结构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冯飞: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变化非常大,由过去主要是政府和国有企业等公款消费为主,变成了汽车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市场变化带来了生产变化,带来了生产的竞争,消费者结构的变化,新产品投放的速度加快。
所以在这样一个快速扩张中的市场,快速发展中的产业,新问题又出来了,一方面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不断的体现出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0.8%左右,在十一五期间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2.5%。另一方面问题也开始出现,汽车行业受外部制约因素,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出来。
《21世纪》:现阶段我们面临着哪些突出的新问题?
冯飞: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是能源,汽车消费的增长,使汽车成为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现在机动车石油消费占全社会石油消费的百分之三十多,预计2020年会达到60%左右;第二个是环境问题,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主要的污染源;第三就是交通拥堵问题,一些特大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交通问题比较突出。
《21世纪》: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中,我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冯飞:能源是最关注的问题。汽车行业的共识是,氢能社会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氢来自于“取之不尽”的水。现在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到产业化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1世纪》:那将怎样解决过渡期的能源问题?
冯飞: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技术选择方案。日本主攻的是混合动力汽车,百公里油耗3—4升;欧洲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致力于发展柴油汽车,欧洲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发展替代能源———生物能源,从植物中人工合成柴油。
所以从技术选择上来看,国家面临着很多技术选择,我讲中国解决能源问题面临着的是多元化的,不可能是依赖某一种技术。比如说像巴西,从一个石油的净进口国,变成了不进口国,自己保证石油供应,主要是甘蔗提取乙醇、酒精,但是巴西的先决条件是有大量的耕地。对于中国来讲有石油安全的问题,也有粮食安全的问题,如果大量的耕地用来种植生物来解决能源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可能带来粮食安全问题。
所以中国多元化主要是受制于基本的国情,要发展一些生物的能源,要发展柴油,也要发展混合动力。
《21世纪》:柴油车最终要在机动车保有量中达到什么样的比例?
冯飞: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到2020年柴油车的比例在乘用车中达到30%左右,初步测算,到时机动车的整体节油效果可以达到10%左右。
《21世纪》:有人称新型能源为核心的产业革命为第四次汽车产业革命,同时也有人称在第四次汽车产业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您怎么认为?
冯飞:这个话很难说。对于中国来讲面临着一次新的产业技术革命,机会是很多,但是说与汽车强国相比处在一个起跑线上,我觉得这种判断太乐观。我所知道的国外汽车替代能源的发展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对于基础性的研发工作,他们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积累。
我认为中国可能会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场和替代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研发可能在局部上有突破,全面突破、全面占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推进央企上市打开资本通道
《21世纪》:为什么要积极推进汽车企业的上市进程?
冯飞:目前,产业和资本市场比较远离,我们要将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就是上市结合起来考虑。比如合资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增资的问题,而中方企业面临企业包袱过重问题,无法拿出资金与外方同样增资,我想还是把资本通道给打开。
《21世纪》:在发改委研究制定的汽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课题中提出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下一阶段会不会出现央企的大规模重组?
冯飞:对做强做大的目标是没有太大改变,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做强做大。曾经的行政撮合,现在看很多案例是不成功的,应该来说还是要靠市场的手段。
我们的总体判断,产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的问题,那么在过剩的前提下,汽车竞争的主要手段还是靠价格竞争,技术竞争可能还要等一个时期。所以价格竞争使行业整体的利润水平出现下滑,有很多汽车企业出现了亏损,所以企业大规模重组很有可能在下一个阶段开始,我们说汽车产业真正的决胜期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兼并重组的案例就会多起来。当然这种兼并重组不仅仅发生在央企之间,央企和地方企业,甚至民营企业参与进来都有可能。
产能过剩和出口
《21世纪》:对于今后新建汽车项目,国家目前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冯飞:现在对新建项目还是相对控制,因为从总体上来讲还是存在供大于求,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21世纪》:那为什么在发改委公布的《指导目录》里没有限制?
冯飞:能力过剩的问题要看怎样看待,要把结构调整的因素考虑进去,有些能力是无效的供给能力,有些是有效的供给能力,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说计划在建的能力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企业的投资是根据市场调整的,前几年制定的投资计划是在40%的增长水平之上制定的,去年大约10%,他肯定要调整这个投资计划,所以要动态来看这些问题,相信市场的自调节能力。
第三个,我们看能力比较多看的是国内的消费能力,国内的消费水平和国内的生产能力相比就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没有考虑到中国汽车的出口潜力问题。我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从近年的情况来看,汽车出口的情况非常好。
在这次的《指导目录》中,我认为可能会考虑这些因素。
《21世纪》:什么时间我国汽车产品会真正实现大规模出口?
冯飞:在汽车产业中,中国低成本的优势肯定是会慢慢形成的,两年前我预测5年后中国汽车大规模出口的时代,现在还有3年,我这个预测不变。
《21世纪》:三年后实现大规模出口,主力是合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
冯飞:内资企业打先锋,可能会出现合资企业跟进的情况,三年以后我估计还是内资为主。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