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塌陷或许并不是大事,但发生在北京,发生在大都市的“动脉”上———尽管塌陷面积并不大———也必然是一件大事。
所谓大事,必然是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而应对大事,就需要一种应急机制,保证非常态下大事发生后能够立即启动,并产生良好效果。北京市东三环局部路面塌陷已经两天了,从目前各方汇集来的信息看,事件得以平稳处理,没有产生大的波动,而其中,有三点经验值得总结。
第一,快速反应。塌陷事故发生后,北京市政府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相关官员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成立了总指挥部,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封闭现场,撤离人员,截流污水,疏导交通,道路管理部门很快制定抢修恢复方案,抢修施工很快展开。处理突发事故,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因为拖延一分钟,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快速反应是应急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有效的快速反应,必须在事前就有一套机制在那里候着。一旦事故发生,一声令下,各方面早就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的方向,才能忙而不乱,沉着应对。
其次,信息公开。事发不久,北京市不少手机用户就收到了相关内容的短信提醒,此外,广播电台、电视台、移动电视、室外屏幕等所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一并用上,这是北京市第一次联合运用以上五大手段将相关信息告知北京市民。接着,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也连续报道了事故抢险的情况,提醒市民出行的注意事项等。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阻滞一个信息越来越困难,而想要传播一个信息则变得十分容易。对政府而言,要充分发挥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各种信息。公众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从而为自己的下一步作出判断;公众也知道了政府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可以化险为夷,他们会有足够的耐心和积极的态度等待或参与政府组织的行动。危机面前,最需要的是在政府和公众间建立互信合作的基础。而建立这样的基础,信息公开是必然的。信息公开也理应成为应急机制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三,辅助弱势。东三环局部路面塌陷,市政府在诸多细节上考虑到了普通市民的利益,并作了相应的帮扶。比如,有的路段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给一些公交车开了绿灯;事故现场附近的一些居民住宅供暖受到了影响,政府准备了电暖器,送到附近的学生宿舍和职工家中。
一般来说,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是那些弱势人群受到的影响最大,他们的应对能力却恰恰最弱。比如,面对一场风暴,有车的人可以很快驾车逃离,而普通人群就只能靠坐公交来脱离险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首先要想到的是这些人群的生活,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尽力让他们免于饥寒,这是应急机制的必然内容。
除了以上三点,应急机制还要包括事后的反思和总结。东三环塌陷目前正在抢险阶段,可能还不到反思总结的时候,但是人们希望在抢险结束后,有关部门能够坐下来对此进行总结,查找其中的原因,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有消息说,这次事故是因为污水管道年久失修、加上地铁施工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的,是否如此,有待专家论证和判断。如果真是这样的原因,就要在地铁施工沿线查找那些时间已久的管线,论证是否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然后尽早消除,把事故消弭在萌芽状态。毕竟,应急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如不发生事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