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外形突出个性 结合技术美学展现时代潮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9:43  环球车世界

  随着各大汽车制造厂商技术实力的趋同,大厂商竞争的重点由性能提高转移到了汽车的外型上。虽然总体上都符合当前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但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厂商开始重视突出自身的个性——优雅流畅的车身曲线或是富有创新意义的散热格栅就成了关键。

  大厂商重视外形设计

  奔驰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中规中矩”的印象,然而最新上市的奔驰新S级给人感觉则是越来越“性感”。新S级借鉴了上一代的设计风格,车的外观、格栅、车灯、车尾的线条变化不大,但局部的改变综合起来,形象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相比上一代较柔和的外观设计,新S级的设计显得更逼人,车灯缩小了,格栅面积增大,位置更突出,强调格栅的重要性也是为凸显车主的社会地位。

  宝马也不是单纯依靠性能来征服消费者,外观成为极其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宝马3系轿车诞生的这30年,宝马一直领导着运动型轿车消费者的审美观。去年,新一代宝马3系上市,人们发现,宝马新3系的外形也进行了明显的改动:新3系变得更加丰满,少了些许锐气,多了一些厚重,前大灯的外“眼角”明显向侧面倾斜,使得其棱角成为典型的锐角,从而突显该车内敛的锐气。尾部横切面高后端的楔形变得圆润。经典的双肾型进气格栅顶部又增加了镀铬金属饰条,就像双眼上加了一道眉毛。这也是宝马家族的标志性设计。

  新奥迪A6虽然还有着和上一代极其神似的造型,但外观细节已大有变化,最为明显的改变是前部的“一体化单框格栅”设计。上下进气口被一个粗壮的镀铬金属饰条环绕成一个整体,四个银光闪闪的金属圆圈镶嵌其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完全打破了以前上下界限分明的壁垒。

  不过,汽车厂商造车都是非常讲究品牌传承的,一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3系宝马和现在的相比,虽然技术上已有天壤之别,但它们的三围变化甚微,这就是汽车的品牌沿袭。新奥迪A6也不例外,虽然车头、车尾都变了模样,但怎么看都还是奥迪的味道。奔驰再“性感”,仍然能看出来这就是奔驰。

  汽车设计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但是,远远行驶过来的汽车,你能一眼就辨认出这是一辆奥迪还是一辆宝马,或是一辆奔驰。用寥寥几个线条勾勒出一个神似而又貌离的造型,从而成为一个品牌的代表,就是设计师的精妙之处。

  汽车风格受地域文化影响

  同样来自德国的奥迪、宝马和奔驰,在设计上个性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就更能造就不同的国家汽车设计风格:美国车豪放、狂野、不拘小节,车身宽敞、内部设施豪华,外观粗线条、是调和豪华舒适与科学实用的产物;德国车冷静、深藏不露,做工严谨、刻板保守;英国车是个老式贵族,稳重、内向、有内涵,传统车用料充足,不会有夸张的外形和功能;日本车活泼、善变、创新、注重外表,早期以模仿为主,如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过于重视细节;意大利车则以洒脱、具有艺术性闻名;韩国车集欧、美汽车于一体,借鉴日本车风格,既洒脱又稳重,并且具有飘逸感。

  车身设计历史悠久

  自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发明第一辆汽车以来,一百多年来,汽车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完美,无数的设计师为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最初的汽车是以马车车厢作为设计蓝本,其实就是一辆“无马的马车”。随着技术进步使得汽车速度提高,为躲避迎面而来的风,风挡玻璃和用木头制成的像箱子一样的车身开始采用。福特T型车是“箱形车”的代表作。

  然而,巨大的空气阻力阻止了车速进一步加快,设计师发现汽车外形与空气阻力之间的微妙关系,于是应用流体力学理论的汽车被设计出来。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流线型车身,但这种超前的审美形式因不能与当时人们的欣赏能力相适应而归于失败。直到40年代,随着德国大众生产的甲壳虫形车普及,人们才感到甲壳虫的自然美运用到车身造型上也具有同样的魅力,于是“甲壳虫”成了流线型车身的代名词。

  到了50年代,福特推出了“船形车”。驾驶乘员室位于车中部,整个汽车造型像一条船。船形车没有横向风不稳定问题,其代表作是空气动力量最佳化的奥迪100轿车。后来又有“鱼形车”,不过在高速时产生升力,使车轮着地力减小,容易发生危险。于是“楔形车”开始出现,其特点是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

  车身外形从马车形、甲壳虫形、船形、鱼形到楔形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这里包含了无数设计者的心血和匠心,但和发动机、底盘、电气技术的发展比起来还相差甚远。这足以说明车身设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重视,车身设计在相当长时期内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汽车车身的审美意识已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近年来,通过车展人们见识了多种多样的车身外形,体会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不难看出,车身设计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需要更多的人去开拓。(记者 郑志毅)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