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庆衡释疑北京奔驰三大悬念(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10:41  中国汽车报

图:在上市仪式上,安庆衡和他的团队一起亮相,但北京奔驰发展上的三个悬念却让人放心不下 吴建康 摄

  北京奔驰轿车终于来了。来得很晚,来得很难。

  按照原计划,去年底就应该来,但没有来;按照原计划,12月9日就应该下线,但还是没有下线。

  这些都不去说了,一切都已过去,毕竟它今天还是来了。但一切的矛盾、问题并没有结束,疑问也没有完全消除。

  特别想说的是,12月22日傍晚记者与安庆衡的见面不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而且也没有德国人在场,谈话围绕着三个悬念展开。

  悬念之一:国产化问题

  自今年“整车特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有关国产奔驰的零部件配套问题就备受关注。作为国际顶级轿车品牌,奔驰轿车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无庸置疑。而此次北京奔驰更带来梅赛德斯-奔驰今年5月刚刚在全球上市的最新E级轿车。这样一个包含众多奔驰首创先进技术与理念的车型,其国产的难度可想而知。它能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比例的本土配套令人怀疑。但如不尽快提升本土配套水平,高额的整车关税又将使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较进口车难有低成本优势。因此,它的国产化就成为北京奔驰今后发展的最大悬念之一。

  在新车上市发布会现场,安庆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次用到“难度”这个词。但他讲,奔驰项目是完全合乎规则的,只是按照新的“整车特征”管理办法,北京奔驰将付出更多成本。他并不避讳,国产奔驰轿车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按整车交纳关税,实现本土配套的路还很长。安庆衡说,我们已经做出了40%国产化的计划,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现在还不好说。“不是不想国产化,但首先要保证质量。国产化的步子得一步一步走。”他强调说。

  谈话中,安庆衡对奔驰轿车的未来是很有信心的,这源自合资协议中的排他性条款,也来自随中国经济发展而迅速扩大的高档车消费群体。据他讲,合作协议规定,北京奔驰生产的车型将不再进口,同时,奔驰承诺不再在中国建立其他合资企业。

  “因此,尽管难度很大,但上奔驰轿车不是短期行为。E级车本土配套比例的上升,将为今后的后续车型打下坚实基础,今后的路将会更好走。”他表示。

  悬念之二:销售网络问题

  由于北京奔驰是由北京吉普重组而来,其销售网络并没有沿用原北京吉普现成的网络,因此其销售权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期一些媒体盛传国产奔驰将在奔驰进口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北京奔驰没有销售权而由奔驰一家独揽的说法。而且10月下旬,更有奔驰中国负责销售及市场营销总经理魏德对外界宣称,国产奔驰与进口奔驰将实现并网销售,国产奔驰不会单独建网。因此,北京奔驰的销售权问题就成为众所关注的一大悬念。

  对北京奔驰放弃销售权的说法,安庆衡坚决予以否认。“今天发布会由周勇江主持,因为他是北京奔驰的销售老总。由中方担任销售老总,本身就已说明问题。现在北京奔驰的销售是在奔驰原有进口销售网络与北京奔驰自建的销售网络中进行。”

  按他所说,今后国产、进口奔驰轿车将并网销售。一方面原奔驰网络可以销售CKD组装奔驰轿车,另一方面,北京奔驰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也可以销售进口奔驰。“并非我们没有销售权,只是建立销售网络有个过程。目前北京奔驰已投资建立了星徽旗舰店,后建的销售店我们将采取推荐或参股的方式。”安庆衡表示,将来还可能实现两个网络的整合。

  悬念之三:中外方协调问题

  合资企业能否顺利发展,与合作双方能否达成和谐一致密切相关。北京奔驰项目的起起落落、坎坎坷坷,有人说,与德方的强硬态度不无关系。拥有全球第一轿车品牌的德方,一直在许多问题上不肯让步,使谈判进行得很艰难。据说,后来工作中在许多方面双方的分歧也很大,其中就包括销售网络问题。有人认为,这正是北京奔驰项目一直走得不顺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对此,安庆衡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即便是中方内部也可能有分歧,更何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外双方。奔驰是世界第一轿车品牌,在国际上真正建立这样50∶50的合资企业还是第一次。“双方肯定有个磨合的过程。外方希望多管点儿,我的观点是,不怕多管,但不论谁管,关键是要管好。”他表示。

  “在中国生产奔驰轿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与奔驰能谈成也没那么简单,但我们毕竟谈成了,毕竟奔驰在北京落户了,毕竟开始生产了,毕竟上市了。”从安庆衡的话中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整个合资合作过程充满着艰辛。但安庆衡表示,目前中外双方的合作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越来越好。

  谈到与奔驰合作后北京汽车的收获时,安庆衡说:“首先是获得了品牌。现在国内市场增长最快的是轿车市场,虽然北京已经有了北京现代,但与戴-克合作,我们拿到了高档轿车品牌,产品线得到拓展,进一步完善了北京汽车工业的总体布局。当然,随着国产化水平的推进,对我们技术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提升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记者 黄晓天)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